媒體報導,針對雜誌「科學人」臉書粉絲專頁,日昨緊急撤掉農委會有關國內維持禁用萊克多巴胺規定的廣告並道歉一事,農委會防檢局表示,本次廣編投放合作是「『科學人』主動邀約」,防檢局基於說明政策、澄清不實謠言之初衷,才會同意「科學人」的合作邀請。據悉,科學人粉絲團原本刊登的農委會廣告內容主要強調,「萊克多巴胺」藥品本身,農委會堅持國內不會進口、不會販售,也不會核准動物用藥品許可證,並轉貼防檢局圖卡和標註防檢局的字樣云云。
然而,其中原本的部分文字語法引起爭議,內容訴諸「加了」萊克多巴胺可以「增加收益又環保」,為何國內仍要禁用?讓民眾認為這是「變相宣傳」萊克多巴胺。為此,科學人緊急撤下廣告並道歉,道歉文表示,「此篇廣告有違媒體倫理和科學精神,實屬不當」。坦白說,「科學人」的危機處理與認錯誠意確實相當到位,值得讓人給他好好地按一個讚,暫且不論「知錯能改」或是蔡總統「時空環境不同」的硬拗,顯然,「科學人」知道站在科學客觀的角度,原本擦脂抹粉的廣告行為確實可議。

而再回過頭來檢視防檢局一席近乎「見笑轉生氣」的遺憾,所謂科學人逕自撤除投放廣編,並撰寫一篇「令人誤解」的道歉文說法,講白了,這就是在欺負廠商,檢視之前文化總會轄下的「綠色標案奇蹟」,在現今網路時代實體雜誌不易存活的局勢下,「科學人」為了活下去,用了「科學的方法」去判斷哪種標案可以得到廣告經費,這才是最殘酷的事實真相。只不過,在引發爭議之後,科學人畢竟是科學人,知錯能改且不得不的朝令夕改,最終仍是為了維護科學人「最寶貴的專業商譽」。
準此,對於防檢局企圖模糊焦點地「訴苦」表示,本次廣編投放合作是科學人主動邀約的「超級幹話」,乃至於所謂「廣編內容均由『科學人』撰寫製作,本局僅提供相關法規及客觀資訊」,相關資訊均可見於農委會官網的Q&A專區,這更是「騙鬼不吃水」的慣用卸責技法,暫且不論科學人只能在防檢局「所提供資訊下」的「撰稿制約」,出刊前更會先禮貌性送審防檢局的做法,針對這樣的SOP流程,防檢局還好意思「事主變公親」委屈地說是廣告內容未盡周延,造成社會大眾誤會嗎? (相關報導: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僅3成國人挺萊劑美豬 中間選民超過7成反彈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政治評論員、前中國國民黨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