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孩童證詞不被採信?幼園狼師犯案1年才落網 3角色若即時介入能阻憾事發生

醫學臨床顯示,受到性侵害的兒童可能出現飲食失調、自尊心低落、物質成癮或濫用、自我傷害、憂鬱,甚至還有可能衍生精神疾病和自殺。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北市培諾米達幼兒園教保員涉嫌長期猥褻性侵園內幼童,首批家長前年向北市府及地檢署舉報,當時受害女童約僅6人,但相關單位當時以查無實證為由結案, 且讓毛繼續留任,導致被害幼兒增至20餘人。專家強調,「幼兒時期的傷害可能會橫跨孩子的一生」。針對此案,監委已正式立案徹查,培諾米達事件最早在2022年7月爆出,家長安安(化名)指控該園保育員毛畯珅,涉嫌多次且長期利用午休及家長接送幼兒空檔,以講故事為由,將不特定女童抱坐在大腿上。但「毛老師」嘴上在講故事,手卻沒閒著;他竟趁小朋友都在專心聽故事的空檔,將手伸進所抱女童裙底撫摸其私密處,甚至以手指性侵得逞。

但因毛畯珅不只是員工,更是這家幼兒園園長洪佩筠的兒子,所以他對園內環境乃至於監視器擺放位置瞭若指掌。或許因為這個原因,縱有家長指控他涉嫌猥褻性侵女童,有孩子的證詞、有驗傷單。北市教育局及台北地檢署獲報也先後介人調查,但幼兒園內的監視器內容無論怎麼看,卻都看不出什麼可疑之處,以致毛畯珅第一次可獲不起訴處分。

一味依賴監視器,難免會有漏網之魚

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表示,這類事件通常都不一定找得到證據,或者經常都只有未成年受害者的證詞。所以,臨床上委由專業團隊啟動「早期鑑定」(運用心理專業陪伴,確定證詞可信度),就被害人證詞可信度進行評估,依舊可以成為一個佐證,否則,若只是一味依賴監視器,難免會有漏網之魚。

所謂早期鑑定就是針對性侵害案件被害人為未成年或心智障礙者,經檢察官同意,在幼兒對侵害經露印像還十分鮮明的階段,由專業的社工、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組成的團隊,透過遊戲、說故事、畫圖等方式,協助兒童表露事發的經過,並進一步瞭解孩子是否有典型的創傷反應。

惟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此事事關重大,縱使幼兒園監視器內未發現板上釘釘的犯罪事實,但依常理判斷,年僅2、3歲或4、5歲的幼兒應該很難有「誣陷」平日在校照顧他們生活起居教保員叔叔的動機;更何況作出類似指控的幼兒家長並不只一人,可見事出必有因。

針對性侵害被害人是未成年兒童或心智障礙者,可經檢察官同意啟重「早期鑑定」,由專業醫療團介入,運用心理專業陪伴,確定被害人證詞可信度。(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提供)
針對性侵害被害人是未成年兒童或心智障礙者,可經檢察官同意啟重「早期鑑定」,由專業醫療團介入,運用心理專業陪伴,確定被害人證詞可信度。(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提供)

然而此案既不見相關單位繼續擴大搜證範圍,祭出更多的取證手段。最離譜的是,事後北市府竟然任由毛畯珅留任原職,繼續在培若米達負責貼身照顧小朋友,而毛畯珅也肆無忌憚地以相同手段繼續侵害更多女童。

兒童性虐待案件通常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

直到去年7月,毛畯珅的犯行終於紙包不住火,因為有更多的家長報案、還有更多有力的證詞及驗傷單,毛畯珅才終於遭到羈押。而這一時間點距離首位家長安安的踢爆,已整整相隔了1年,初步盤點受害女童也從初期約6、7增加到逾20人。更別提警方竟然還在毛畯珅的手機裡,查扣了超過600部的兒童不雅影片。

讓人不得不慨嘆,若北市府及台北地檢署初期調查時能夠更多一分企圖心,或者至少應要求毛畯珅暫離原職,靜候司法調查結果,此案就有「停損」的機會,現在被害人人數也不致於有20多人這麼多。 (相關報導: 失智母親至死不敢放下身分證!她70年見證最駭人國家監控:相親對象也是「安排」的 更多文章

李俊宏表示,兒童性虐待案件通常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有一系列早期警告和行為,如果能識別出來,可能可以幫助人們在事件開始前進行介入和阻止。此時,周遭的成年人就有責任通過警告並指出有問題的行為,來減少後續事件產生的機會。

20200720-坐落在實踐大學校門口的國防部大直幼兒園,即將於今年8月3日開學,不少人戲稱首批入學的小朋友是正期生。(蘇仲泓攝)
兒童性虐待案件通常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有一系列早期警告和行為。示意圖。(資料照,蘇仲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