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台灣離島,大家是不是都先想到澎湖的沙灘、綠島的海島風情、小琉球的海龜和金門的戰地風情呢?
其實除了這些地方,台灣還有一個擁有知名的藍眼淚與特殊聚落風情的寶藏離島「馬祖」,是時常被忽略的旅遊景點。這次小編精選了馬祖的五個特色景點,囊括在地文化與自然景觀,大家快一起來看看吧!
【馬祖 芹壁村】
馬祖芹壁村有著「小希臘」的美稱,有人說是因為它處於芹山與壁山之間,有人說是由於有塊岩石長得像烏龜,被居民稱做「芹仔」,無論如何,這個村落有早已成為馬祖的必去之地!
一幢幢閩東式建築座落於海岸邊,階梯式排列讓視覺錯落相疊、倍感豐富!來到這裡,特殊的建築風格就像到了希臘一樣,讓人不用出國就能體會地中海風情。看著海景、吹著海風,如果來馬祖,千萬不能錯過這必推的打卡景點,無論是白天、黃昏或是夜晚聚落亮起燈光,都有不同的美麗!

地址: 連江縣北竿鄉
開放時間:24小時全天候開放
【馬祖 津沙聚落】
除了北竿知名的芹壁聚落外,你聽過南竿的津沙聚落嗎?這是位於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與閩東石厝古宅群,是欣賞建築、夕陽與美景的最佳去處!
津沙聚落最知名的就是山城巷弄景色雖然範圍不大,但一點都不輸芹壁,還有石板屋住宿可以體驗,當地的信仰中心津沙天后宮與黑面媽祖也是必訪景點,更有特色甜點老酒豆花可以享用。
來到津沙,不妨穿著鮮豔服飾爬上樓梯,從低處面相高低錯落的建築拍攝,可以得到氛圍十足的照片,而從聚落高處向下俯瞰,則能看見蔚藍的海岸,無論是人文景色或是自然景觀都能一次滿足,拜訪馬祖時千萬不要錯過!

地址:連江縣南竿鄉津沙村
開放時間:24小時全天候開放
【馬祖 北海坑道】
北海坑道是一個充滿歷史故事和自然景觀的神祕之處,它不僅僅是一個軍事遺址,還能觀賞馬祖知名的藍眼淚,搭配一整套預約制的乘船形成,被稱作「藍眼淚保證班」,不但可以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能體驗乘船、搖櫓等活動,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馬祖景點!
建於1968年的北海坑道,是戰略需要而開設的地下碼頭,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直到戰情趨緩後軍方才釋出,轉為觀光用途,成為馬祖地區特殊的戰地景觀,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探訪。
坑道內處處可見雄偉壯闊的岩壁,幽暗浮動的倒影神秘特殊,這裡著名的活動「搖櫓」即是划船使之行進,遊客能乘著搖櫓船緩緩進入,在奇妙的光影間欣賞自然,為旅行增添一份獨特的記憶!

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 09:00-16:30(採預約制,時間為每晚18:30-21:00,共6梯次)
【馬祖 大漢據點】
大家對台灣的軍事文化好奇嗎?在馬祖有一個能深入接觸軍事基地的地方,那就是位於南竿南方海岸線上的大漢據點,只要沿著南竿遊客中心附近的步道行走就能抵達,對歷史有興趣的你千萬不能錯過!
大漢據點於1975年時基於作戰需要而設立,當時陸軍登步部隊用炸藥及人力不分晝夜輪流施工,以「緊扼海疆、大漢天威」為理念建造,每一處槍口與砲口均面向海洋,充滿肅殺氣息。
隨著戰爭情勢和緩,此據點現已不再由國軍使用,移交給馬管處進行觀光發展的規劃。來到馬祖,千萬不能錯過這充滿軍事特色的景點!

地址:209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95-1號
開放時間:週一到週日 08:00–17:00
【馬祖 東湧燈塔】
在全馬祖列島的極東之地,有一座高聳的白色燈塔佇立於懸崖峭壁上,這是有著北疆燈塔之稱的東湧燈塔,是指引漁船的明燈,也因其十八世紀英國式的建築風格,成為頗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東湧燈塔於光緒28年興建,是由於輪船「蘇布輪號」觸礁沉沒與三都澳開埠後進出口貿易額倍增兩事促成東湧燈塔的興建,並於2016年升格為國定古蹟,成為台閩地區位置最北的一座古蹟。
因早期東湧燈塔位於管制區,守燈員與家人們須住進塔內,所以裡頭設立過雞舍、豬舍等,使這裡出現一個有趣的稱號為「東引別墅」,現今遊客們可以順著白色水泥護欄蜿蜒而上,為燈塔與自己留下美麗的回憶!

地址:連江縣東引鄉169號
開放時間:週二到週日09:00 – 17:00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旅行小幫手(原標題:外島旅遊別再只會去金門、澎湖!一起探索五大馬祖秘境) (相關報導: 2024旅遊補助再發錢!符合1資格「爽賺萬元旅遊金」,一鍵登記錯過就沒了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游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