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青鳥總統的盲點VS柯建銘的糾結

柯建銘對民進黨成為「少數」心結難解,場內打街頭鬧的策略也成了「青鳥總統」賴清德的盲點。(資料照,顏麟宇攝)

三黨不過半的「新國會」第一個會期結束,朝野各自盤點成績,持平而論,一路打的立法院能通過包括覆議在內的五十五個議案,還包括仍在憲法法庭的國會改革法案,委實讓人吃驚。

更讓人吃驚的是,在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口中,「藍白過半,背後的中國會展開史無前例的摧毀」的立法院,還能沾沾自喜地聲稱民進黨團結通過了三十個民生法案,藍白如果不支持,這三十個法案不知從何通過?照其邏輯,這三十個法案豈不都有「中國摧毀的陰影」?民進黨立委豈不也成了中共同路人的在地協力者之一?

柯建銘是新國會的老鳥,談到立法院,他的發言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不留下「歷史紀錄」,都可惜了他老驥伏櫪的用心。

民進黨像義和團亂搞,敗筆在戰略失準,戰術僵化

柯建銘說,「國民黨團像義和團亂搞,最大敗筆在沒人控盤」,這句話主詞替換為民進黨一樣可通:「民進黨像義和團亂搞,最大敗筆在控盤(的老柯)戰略失準,戰術僵化。」

失控的當然不只柯建銘,還有賴清德總統,根據柯建銘的「事後解密」,賴清德當選隔天,就成立「立法院長副院長改選小組」,成員包括柯建銘本人、行政院長卓榮泰、前立法院長游錫堃、國安會諮委馬永成、行政院長辦公室主任林德訓等人,這話不證明立法院長改選一役,曾經聲稱沒有介入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的卓榮泰「說謊」?離譜的是,既有這個一個小組,還能在正副院長選舉一役中一敗塗地,柯建銘竟敢自豪「戰略清晰,戰術彈性」?

如果戰略清晰,民進黨就不會枉顧國會三黨不過半,而單靠民進黨一黨不可能成事的政治現實;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前總統陳水扁靠「破碎的國會多數」執政,絕對不是只憑柯建銘一張嘴,也不僅僅靠熟稔朝野協商的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陳水扁左拉攏親民黨,右不忘新黨,還拽著無黨聯盟不放,甚至請出國防部長唐飛組閣,從內部瓦解國民黨的戰鬥意志,這才叫「戰略清晰,戰術彈性」(想辦法讓國會少數的民進黨有多數的助力),如果不是核四停建風波,陳水扁的第一任未必如此多災。

柯建銘自陳「糾結」,「其實主要的對手是中國。」這是他把自己老邁昏庸的罪責一推二五六,全賴給了中國,更可怕的是,柯建銘的昏庸成了民進黨一整個黨的糊塗,還鼓動民粹要支持者跟著他們糊塗。柯建銘糾結的其實是他自己的心魔─黃國昌,他以誅心之論否定黃國昌以國會改革做為觀察國會議事合作對象的立場,一路批昌到底,他說「看不懂黃國昌在搞什麼,不跟人打招呼,現在還和傅崐萁交好。」其實硬把黃國昌推向傅崐萁,硬把藍白送做堆的,就是柯建銘,這叫戰術僵化。

黃國昌成了柯建銘的心魔,一路駡到藍白送做堆

想像另一個場景,如果民進黨能在國會改革法案上兌現過去的政治主張,立法院正副院長一役,國民黨還能輕騎過關嗎?民進黨若只打著人事交換的算盤,無視藍白(其實包括綠)選前對國會改革法案的重視與承諾,那是輕看了在野黨─這正是民進黨執政八年後的權力墮落,真的以為「綠能別人不能」。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沒有最恥辱,只有更恥辱─民進黨又來了! 更多文章

20240717-民眾黨總召黃國昌17日舉行「人民想要的,我們做得到!」立法院第十一屆第一會期台灣民眾黨成果發表記者會。(顏麟宇攝)
民眾黨總召黃國昌成了柯建銘的「心魔」,圖為黃國昌民眾黨立委舉行「人民想要的,我們做得到!」立法院第十一屆第一會期台灣民眾黨成果發表記者會。(顏麟宇攝)

柯建銘是民進黨的代表號,全黨跟著他一起扣在野政黨帽子,百試不爽捨不得棄用的就是「中共同路人」這頂紅帽子,這個會期的新帽子則是「毀憲亂政」,但凡民進黨不喜的就是毀憲亂政,國會改革法案就是經典,然而,這頂帽子連民進黨前輩都不以為然,因為這是民進黨一貫的主張,還是賴清德總統的選前「承諾」;最可笑的是,連立法院決議,都成了「毀憲亂政」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