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公布未來10年電力預測!AI用電量需224萬瓩  2025再生能源達20%再跳票

經濟部今(15)日公布最新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報告中公布未來10年電力預測。(資料照,柯承惠攝)

經濟部今(15)日公布最新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報告中公布未來10年電力預測,其中變數最大的是人工智慧AI在台發展,預估2028年用電量將達到224萬瓩,並預估未來2024至2033年全國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約為2.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電力供需報告原先要在5月就要公布,但遇上全球瘋AI後,多個AI應用大廠宣布在台設點,打亂原先規劃,直至今日才公布相關預測,但對於未來用電情況,仍有許多不明確之處。

用電狀況先低後漲 AI推升用電需求

經濟部表示,從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國際燃料價格波動造成全球通膨及調整升息,加上美中競爭、極端氣候、地緣政治紛擾等因素,使得終端用電需求呈現低迷,112年我國電力消費下降1.0%,其中工業部門更因經濟活動、產能利用率等皆下降,電力消費量較111年減少約41億度,降幅達2.6%。

經濟部能源署長游振偉說明,今年度進行用電需求預測時,考量前述經濟情勢、行政院主計總處5月公布113年GDP成長率預估值為 3.94%,以及未來AI科技潮帶動的半導體產業擴廠、電動車推動政策等因素,預估113~117年全國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約為2.5%,其中,AI科技的用電需求預估從112年的24萬瓩增加至117年的224萬瓩,增加200萬瓩,成長約8倍。

在電力供給規劃方面,112年底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1,241.8萬瓩、離岸風電達176.3萬瓩,現行太陽光電發電挹注白天的供電能力,已可滿足白天尖峰6小時的用電需求,因此電力系統調度重心改為關注夜尖峰3小時的用電調度。

為因應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的間歇性,除了以水力發電機組快速支應,也需仰賴燃氣機組,作為調節綠電穩定系統的最好搭檔。為此,政府規劃新建大潭、興達、台中及民營電廠森霸等燃氣機組,逐年併網供電。

核電仍未列入未來供應行列 經部:需要立法院決議才能推動

由於核二乾儲過去讓台電與新北市政府爭執不下,近期出現改善曙光,台電透露核二廠乾貯設施已與新北市完成行政調解,台電也將核二廠乾貯設施水保計畫送新北市審查,如果順利核二乾貯設施有望解套。

目前三座核能電廠中,核一廠及核二廠共四部機組皆已如期停機陸續進入除役程序。經濟部表示,考量核能發電須處理核安疑慮及核廢料問題,且依照規定核能電廠申請再運轉須依「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規定進行再運轉申請,最遲須在運轉執照屆滿之5年前提出,而核三廠兩部機組運轉執照期程已超出再運轉申請之期限,將分別於今年7月及明年5月屆期停機除役。

現場記者詢問核電相關議題時,游振偉回應,既有核電再運轉涉及法規規定期限,還有核安、核廢料及社會共識等問題須先處理,未來將配合國會提案討論結果及「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主管機關制定後續事宜辦理,惟同時仍然要面對核廢料處理課題。

未來新電力來源寬估 有問題再滾動式檢討

被問到後續新機組何時上路,經濟部表示,考量機組建置時程延長,包括環評審查進度、建廠關鍵要徑進度規劃,以及地方政府與民眾的支持等皆為不確定性因素,因此需寬列長期年度的備用容量率,以預留資源進行彈性調配。

另外,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建置進度受疫情影響,仍努力如期完工併網,以現階段規劃114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達15.0%,115年11月起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達20%之目標。

再生能源政策達標年三度跳票 延至2026年11月才能達到20%

過去蔡英文政府宣布能源轉型政策,設定要在2025年能源類別,天然氣要占50%、燃煤30%、再生能源20%,同時達到核電歸零的重大里程,不過在這次的預測當中,再生能源的20%目標再度延後,要在2026年11月才會達成,這也是政策設定後,第三次更動達標時間。 (相關報導: 前後二任議長都涉綠能索賄 雲林光電開發案廠商背景大解密 更多文章

游振偉表示,去年開始細緻的盤點相關的再生能源併網時間,原先預估2025年再生能源要達20%的目標,已經延後至2026年10月,現在因為國內電力需求熱絡,因此占比達標的時間將延後至2026年11月,強調是因用電成長強勁,綠電供應如期完工,才讓占比晚點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