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憂鬱症患者,連照顧者也憂鬱!過來人分享6方法,別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你可以喘口氣:給憂鬱症照顧者的備忘錄。(圖/取自pixabay)

我曾經讀到一篇文章,作者是阿默農.沙莫什(Amnon Shamosh),其內容談到他妻子漢娜罹患了阿茲海默症,而他的生活因此發生什麼變化。看完後,我立即去找他的著作《早安,阿茲海默》(Boker Tov Alz Heimer)。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讀完那篇文章後的興奮和感動之情。在得知阿默農有寫書後,我馬上跑去書店購買。我猜想,這本書能教我如何去應對我與亞當所遭遇到的困境。

阿默農描述了他與妻子漢娜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到的種種挑戰。他還談到了保持正向情緒的祕訣,以及家中為何充滿愛的氛圍。他甚至提到阿茲海默症為他們生活所帶來的好處。阿默農獨創一套奇妙的方法:他想像「阿茲海默」是一個特異的生物,而他要衝著牠宣洩出所有的憤怒與無奈,因為製造問題的不是漢娜,而是阿茲海默。

那本書中的一字一句都讓我深受感動。當然,阿默農談的是阿茲海默症,它與憂鬱症有許多不同之處。不過他用來面對困境的方式對我很有幫助。我跟阿默農一樣,在陪伴與照顧伴侶時,都得採用非常規的生活方式,才能與對方共度生活。這兩種疾病都是慢性而無法徹底根治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康復,因此我們必須學會與之和平共存。

我從阿默農的著作中獲得以下六大新見解:

1.一同懷念舊時光

照顧者可與伴侶聊聊兩人在過往所共度的美好時光,幫助患者有力量去面對痛苦的日子。美好的回憶具有治癒力量,可以用來創造帶來歡笑、感人的對話,好讓彼此愉快地度過難熬的時期。藉由談論往日的回憶,兩人還可一同討論計畫,等到病症轉好時就可一起去執行。

2.保有個人興趣

儘管要面對許多困難、也常感到疲憊,照顧者仍可以充分享受生活,繼續保有自己原本的興趣。

3.專注於收穫

照顧者應該專心找出照顧伴侶所帶來的收穫,而不是一直在鑽牛角尖,只想著自己失去了什麼。這些收穫包含培養出容忍心、對伴侶以及自己更有同情心,兩人還會更加深愛彼此。

4.繼續找尋成長的機會

在艱困的時刻,我們更有機會成長、發展、增長見識與洞察力,並重新排列生活的優先順序。我們可以選擇用不同的態度去面對困境,並接受他人和自己。

阿默農在書中分享了他為了妻子漢娜所做的許多事情,雖然這些事情複雜又令人不舒服。雖然阿默農有聘請看護,但漢娜需要他,所以他挺身而出,繼續負擔大部分的家務。

不過,阿默農並不認為這些行為會帶給自己任何的發展或成長。對於這段日子,他只是覺得好像重新愛上患病多年的漢娜。這應該也可以算是阿默農的發展和成長吧!我相信,若照顧者能多多專注於自我成長和發展,他們出現絕望感的頻率會降低許多。艱困的時刻當然還會出現,但我們可以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接受現實以及同理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習慣性地去指責自己與環境。困難在何時出現並非關鍵,重點在於你選擇如何與它們共處。善用生活所帶來的機會和體驗,便能有所學習與成長。 (相關報導: 常想太多、做事講求效率?恐是「高功能焦慮症」!完美偽裝下,內心無盡的恐懼只有自己知道 更多文章

5.不必凡事都對病人退讓

有時我們會發現,當前的狀況需要自己有所退讓、凡事要以對方為主。在前章我談到,照顧者為了有力氣去照護伴侶,應該先顧好自己,然後再去關注對方。阿默農則主張,在某些情況下,為了照顧好伴侶,自己得要有所退讓。儘管阿默農自己的問題也很嚴重(他雙眼失明),也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照顧,但他還是成功地退居於次要的位置,把心力都放在漢娜的身上。他克服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全心全意地奉獻給她。我理解到,阿默農是完全發自內心、自願地付出,他的犧牲奉獻無比高尚,這無疑是相當困難的。父母對待孩子時,更容易凡事退讓,而把全部的心力放在對方的需求,但對待伴侶就沒這麼容易了。但阿默農向大家證明,儘管極具挑戰性,但他還有辦法無限制地照顧伴侶。但我們最好接受自己的極限,不與他人相比,才能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