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界的年度盛事,第35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即將於8月31日隆重登場。今(3)日下午,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行了記者會,宣布了本屆入圍名單。評審團總召集人樊慰慈與戲曲表演類召集人紀慧玲共同揭曉了入圍名單,而特別獎得主則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宣布,音樂學家駱維道博士和戲劇學者邱坤良教授榮獲殊榮。
陳悅宜主任指出,由於前幾屆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傳藝金曲獎的辦理期程有所調整。隨著疫情趨緩,今年的頒獎典禮將恢復於8月舉行。本屆音樂類報名件數達382件,戲曲表演類報名件數則有315件,尤其戲曲表演類相比去年增長了近15%。
今年的頒獎典禮將以全新的方式呈現,打破以往先頒音樂類獎項、後頒戲曲表演類獎項的傳統。典禮流程將依藝術音樂和戲曲表演的產製過程重新安排,從創作到表演、從個人到團體、從幕後到幕前,榮耀所有藝術創作者。
今年共有95組優秀創作者、38件作品入圍。音樂類方面,《傳承與展望-江文也紀念專輯》入圍最多,共獲得五項提名,其中最佳演唱獎更有三位音樂家入圍,成為音樂類最大贏家。戲曲表演類則以秀琴歌劇團的《鳳凰變》最為突出,共獲得七項提名,囊括戲曲表演類所有獎項。
評審團總召集人樊慰慈表示,35歲對於許多藝術家來說是一個成熟期,評審團在本屆報名作品中看到了藝術家們的堅持與未來無限的可能性。紀慧玲老師也指出,戲曲表演類的報名數量相比前幾屆有了顯著增長,顯示出傳藝金曲獎作為傳統藝術標竿獎項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今年的特別獎分別頒給了音樂學家駱維道博士和戲劇學者邱坤良教授。駱博士身為台灣最資深的民族音樂學者,對閩客、原住民族及亞洲各地的田野採集和研究做出重要貢獻;而邱坤良教授則是台灣戲曲研究的先驅,對戲曲的記錄保存和發展貢獻卓著。
今年頒獎典禮以「日日──成為閃耀的光」為主題,總導演曾慧誠強調傳統是持續不斷的累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傳藝的熱情與能量。頒獎典禮將由金曲歌王許富凱主持,他曾擔任第32屆傳藝金曲獎宣傳大使,並於去年入圍金鐘獎。 (相關報導: 一心戲劇團看家好戲登場 雙小生再現《白玉堂怒闖銅網陣》 | 更多文章 )
第35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將於8月31日週六晚間7點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盛大舉行,並透過多個平台同步直播。邀請所有觀眾朋友共同見證傳統藝術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