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幣狂貶刺激外國人消費力!日本專家點出4隱憂:恐扼殺日本的成長力

外國觀光客泡沫化(示意圖/取自pexels)

從外國來看「廉價日本」,跟商機連結的是「外國觀光客消費」。

「日本製家電跟化妝品不只品質好,而且還很便宜,非常划算。」

從2015年起到2020年新冠疫情流行之前的5年內,每年都會從中國去日本玩的小李說道。東京、大阪、沖繩、北海道……不管哪裡都很美,東西又好吃,而且很便宜。」

小李在北京市的自家內,擺放著電鍋或吹風機等各種日本製家電。

2012年第二次安倍政權之後,由於日幣貶值跟短期簽證的發行放寬,所以去日本玩的外國旅行者數量持續增加。2013到2014年出現了「外國觀光客消費」一詞,2015年的赴日外國人數比前一年增加47%,遽增了1973萬人。外國觀光客的人數終於在48年後超過了出國的日本人。

2019年跟前年比增加了2%,為3188萬人,外國觀光客在日本花費的旅行消費額總額上升到了4兆8千億日圓。

「爆買」熱潮背後的危機

最初吃到這股熱潮紅利的,是家電量販店和百貨公司。

中國人大量購買數位相機、電鍋、手錶這三種所謂的「日本土產三大神器」, 這種瘋狂採買的現象被稱為「爆買」。接下來的新名單是化妝品、免治馬桶、保溫瓶。在華人圈的農曆春節連假時,東京、銀座的家電量販店前永遠停滿了中國的觀光巴士。

爆買告一段落之後,他們的目標從「產品」改成了「體驗」。

不論是爆買或體驗型消費,都大大支撐了2014年消費稅增加之後的國內景氣。由於日本人口減少,國內的個人消費未見起色,所以政府也將觀光振興視為經濟成長戰略的一大重點。

這種爆買的情況,媒體界全部用「日本的高品質倍受觀迎」的觀點來報導。

然而當時,筆者負責跑的路線是家電量販店這一塊,我到現在還忘不了業界大廠高層說的話。他看著很多外國人擠在免稅結帳區說:「會這麼受歡迎只是因為便宜。對他們來說是比日幣貶值多更多的划算感。日本人也能像他們這樣狂買國外的東西嗎?」

購買力的轉變令人始料未及。

他接著說:「過度依賴觀光客的缺點,是會受到國際情勢的左右,所以也有風險。」

那個高層的「危機感」真的發生了。

2020初,新冠疫情開始擴大,原本因外國觀光客而十分熱鬧的全國景色為之一變。依據觀光廳發布的資料,2020年一月到三月的赴日外國觀光客人數跟前年同期相比減少一半,約為4百萬人。消費額也減少了4成,只剩4千億日圓。四月之後則幾乎全數消失了。

外國觀光客的旅行消費額被算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出口」中,2019年占名義GDP的1%。也就是如果疫情無止盡的話,GDP約會蒸發1%。

但影響不只如此,最嚴重的是過去因為外國觀光客而帶動生意的地方企業或中小型企業。徵兆已經出現了。

東京商工研究指出,2020年全國企業破產(負債總額千萬日圓以上)的件數有7773件。其中有2596件是因為外國觀光客的需求消失或外出限制等原因而受到極大打擊的餐飲業或旅館業者等服務產業。

疫情之下,浮現出日本對外國觀光客過度依賴造成的問題。在疫情結束後,也該審視如何調整觀光政策了。 (相關報導: 2024日本藥妝店必買清單》10款日本眼藥水推薦!緩解症狀、差異一次看 更多文章

當然由於國內人口減少的關係,以觀光立國的經濟政策或提高外國觀光客數量都是很重要的。日本近年來雖然外國觀光客激增,但跟其他已發展國家相比還是很少。例如觀光客為全球第一名的法國,在2019年約有9千萬人造訪,觀光業一年可以產生21兆日圓的產值。在新冠疫情擴大之後,法國政府開始重點協助觀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