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不久就發誓要結束前總統川普移民政策的「道德和倫理上的」恥辱。
川普政府採取了嚴格的邊境移民政策,而拜登政府則承諾採取更加「人道」的做法。

拜登入主白宮後採取的數百項以移民為重點的行動中,有數十項旨在扭轉或廢除其前任的政策。
但這位民主黨總統面臨著來自移民倡導者和共和黨政敵的批評——前者認為他的政策過於嚴厲,後者則認為他做得還不夠。
下面是對拜登和川普在邊境政策上的比較。
遣返移民
川普做了什麼:
2020年3月,在新冠大流行初期,川普政府援引了被稱為《第42條法案》(Title 42,42條)的政策,這項有爭議的法規表面上是一項公共衛生措施。
這項政策允許美國當局在邊境迅速驅逐移民,包括驅逐尋求庇護者。
從該法案實施到2021年1月川普離開白宮,有近40萬人被拘留和驅逐。
即使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42條也經常受到一些人的批評,他們認為該政策允許美國在沒有任何法律程序的情況下驅逐尋求庇護者。
例如,「人權觀察」組織認為該政策「非法」,「侵犯了受其影響者的人權」。
什麼是《第42條法案》?
該政策可追溯到1944年一項被稱為《公共衛生法》(Public Health Act)的法律。該法給予美國當局阻止疾病蔓延的緊急權力。
2020年3月,川普政府援引該法令,指需要阻止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從邊境傳入。
隨著《第42條法案》實施,美國當局能夠以全球大流行疫情為理由,迅速將從墨西哥邊界越境的移民驅逐,包括尋求庇護者。
據美國海關及邊境管理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資料, 在《第42條法案》實施以來,有約280萬人被驅逐出境。
2021年1月上任後,拜登和他的政府繼續保留了這一政策,在超過一年的時間繼續為該政策辯護,稱它是一項公共衛生措施。
2022年4月,監督美國衛生政策的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釋出信號,稱由於公共衛生風險降低,將終止這項政策。
拜登做了什麼:
他以疫情為由,為保留《第42條法案》進行了辯護。
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11日期間,超過200萬人因《第42條法案》被驅逐,當時該法律與美國宣佈的新冠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一起到期。
為了取代有關措施,美國移民當局推出了「胡蘿蔔加大棒」政策,鼓勵通過合法途徑移民,同時對非法越境者實施嚴厲處罰。
相關措施包括在拉丁美洲開設區域處理中心,以幫助移民申請赴美,並宣佈擴大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一款應用程序CBP One的使用範圍。這個應用程序是一款供移民在入境口岸預約申請庇護的應用程序。
今年6月4日,拜登政府公布了一項期待已久的新移民行政命令,此舉使美國當局可以迅速驅逐非法入境的移民,而不處理他們的庇護申請。
一旦每天的日均非法入境人數達到2500人,該行政命令將立即生效。 (相關報導: 輝達下一代架構叫Rubin,就是為了紀念她!暗物質研究先驅、諾貝爾物理學獎遺珠:薇拉・魯賓 | 更多文章 )
對非法入境移民的驅逐工作預計將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完成。該措施不適用於通過合法途徑抵達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