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到令人想吐!」美國年輕人也買不起房,居住正義讓拜登好頭痛

2024年5月22日。丹佛東南部一棟單戶住宅外立待售標誌。(美聯社)

買不起房不只是台北人的痛,美國年輕世代現在也為此所苦。高房價和高房貸利率迫使許多美國人成為「無殼蝸牛」,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上個月的調查,僅有40.1%的租屋者仍懷有著能在有生之年擁有自己房子的奢望。尋求連任的拜登深知美國住房危機的嚴重,進而推出一系列政策,然而這些補助真的有「打到痛點」嗎?

2024年3月29日。賓州米德爾塞克斯的一個住房開發項目。(美聯社)
2024年3月29日。賓州米德爾塞克斯的一個住房開發計畫。(美聯社)

32歲的美國猶他州保險業務員威爾金斯(Nathan Wilkins)為了省錢買房,在2019年搬回去和媽媽、妹妹同住。然而自那以後,美國房地產市場因房租上漲、房價飆升和房貸利率大幅上漲,讓威爾金斯更買不起房子。他向《BBC》表示:「這就像在玩一場贏不了的遊戲。房價過高的事實簡直讓我想吐。」

根據房地產網站「Redfin」五月中的統計,美國房價中位數(一組資料最中間的數值)為38萬7600美元(約合新台幣1254萬5450元)。保險業務員在美國的平均年薪約為7萬3380美元(約合新台幣237萬),看似足以負擔買房,但威爾金斯向《BBC》表示,光是每月房租就要2500美元,存錢真的不容易。

根據「哈佛大學聯合住房研究中心」(Joint Center for Housing Studies of Harvard University)的數據,現在有近三分之一的家庭將其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用於住房(該研究中心指出這是負擔能力的標準界線),這是自2015年以來的最高比例。哈里斯民調中心(Harris Poll)指出,超過70%的美國人認為住房危機只會越來越糟。

美國人為何買不起房?

《yahoo!finance》點出三大原因,解釋美國年輕世代的住房危機:分別是高房價、房貸高利率、以及房屋供給不足。

 2023 年 4 月 19 日。賓州米德爾塞克斯鎮的房屋。(美聯社)
2023 年 4 月 19 日。賓州米德爾塞克斯鎮的房屋。(美聯社)

高房價

根據投資網站「the Ascent」統計,美國房地產第一季度房屋售價中位數為42萬800美元(約合新台幣1362萬元),相比四年前成長約28%,當時的房價中位數為32萬9000美元(約合新台幣1065萬元)。其中夏威夷州的房價最高,中位數為85萬6327美元(約合新台幣2773萬);西維吉尼亞州房價最低,中位數約為16萬美元(約合新台幣518萬)。

不幸的是,薪水成長的速度卻遠不及房價上漲的速度。根據白宮三月發布的「2024總統經濟報告」,過去20年房價增加了兩倍但家庭收入只翻了一倍,換言之,房價漲幅比家庭收入漲幅高出50%。

根據「哈佛大學聯合住房研究中心」的房價與家庭收入比調查,在越來越多的都會區,房價相對收入而言已經頭也不回的飆漲。2022年美國全境100個最大的房地產市場中,有48個市場的房價收入比超過5.0,其中7個市場的房價收入比超過8.0;相比之下,2019年只有15個市場的房價收入比高於5.0,而2000年只有5個。 (相關報導: 經濟學人:遊走於中美角力之間,日本經濟復甦的行路難 更多文章

雖然房價相對於收入普遍上升,但此一數據在各都會區中仍存在很大差異。房價收入比最高的都會區主要集中在美國西岸,包括檀香山(房價收入比為12.1)、聖荷西(12.0)和舊金山(11.3)等。而美國東岸持續面臨住房負擔危機的都會區包括邁阿密(8.7)、紐約(7.1)和波士頓(6.5)等。即使在負擔相對較輕的中西部,房價收入比也在上升,例如麥迪遜(5.0)、密爾瓦基(4.9)和芝加哥(4.3),另外像是東北和中西部的鐵鏽帶房價收入比雖然最低,但依舊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