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近日出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就「展望全球核能發電趨勢,我國核電廠延役推動現況暨發展新型核能成為永續能源之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以摘錄新聞4點內容向部長報告:
1.林全能次長報告時提到,國際上對於核電的使用,會依國情環境而有不同考量,部分國家考量核能在發電過程中不排碳,選擇核電作為減碳的工具之一,如英國、法國;不過,也有國家像是美國、韓國為了支持核工產業而選擇發展核電,也有因考量核能安全及核廢料處理問題而選擇非核的德國、奧地利強調「國際間沒有標準答案」。
實情:
目前全世界31個國家擁有核電廠。面對碳排公敵,在這些國家中,有26個國家計劃新建核電廠,而包括台灣只有4個國家不再建造核電廠。有些未擁有核電廠的國家則正計劃建造核電廠(如印尼及中東地區)。
2.經濟部揭我國核電廠現況,核一廠已進入實質除役狀態,且已拆除核安關鍵設備,包含氣渦輪發電機、連外鐵塔、輸電線路等發電必需設備,發電重要設備也已近10年未維護;
實情:
核安關鍵設備?
氣渦輪發電機不可用僅影響當69kv外電喪失時的替代功能,安全級的緊急柴油發電機則因核燃料在反應爐內,一直都維持定期的維護測試及可用狀態,況且必要時氣渦輪發電機也可快速復建;聯外鐵塔僅影響發電輸出,復建更新即可;輸電線路於近期完成69kv更新改善案,外電更可靠;發電重要設備10年未維護,但保存良好,可以重新執行大修維護檢測,並做必要的更新。以上所列舉設備,與天然氣機組的發電設備相同,並非核安關鍵設備。
3.如今因社會對延役仍有不同意見,需有社會共識,民眾能夠信任與支持核電,始能順利推動延役。
實例:
反核的前南韓總統文再寅上任之初,以三個月尋求社會共識,解套核能政策爭議,新古里5、6號機公論化委員會的公民審議程序與設計,可做為我國參考。
反核的前南韓文在寅總統於2017年10月22日表示,尊重「新古里5、6號機公論化委員會(신고리 5·6호기 공론화위원회、Publicize Committee)」對於新古里(Shin Kori)核電廠5、6號機(各1,400 MW)的公民審議結果與建議,並於24日的內閣會議正式決定恢復新古里5、6號機的建設計畫[1-4]。(2017年6月19日,文在寅總統在出席關閉核電機組儀式時,就南韓核電未來發展提出邁向「脫核電」的時代,將廢除以核能使用為主的發電政策,並提出指示:「對於建設中的新古里5、6號機,將綜合考慮安全性、興建進度、投資和補償成本、系統備用容量等,儘快形成社會共識,再行決定是否中止建設計畫。」
南韓政府於是挑選立場中立者成立「新古里5、6號機公論化委員會」,並於2017年7月24日開始運作,負責公正地設計和管理公開辯論的過程。主席為首爾高等法院法官金智亨Kim Ji Hyung(翻譯名),委員有8位,分在人文社會科學、科學技術、統計研究、衝突管理等4領域各有2位委員,大多來自大學教授。此外,下設小組委員會,有效推動委員會的工作,以及成立公共支援小組做為國家協調辦公室下屬的辦公機構。
公論化委員會進行3個月的委員會活動(共召開14次大會)和1個月的實際公民審議,以及共4次意見調查。會中提供與會者擁核和反核組織雙方的簡報資料、雙方的專家講座和問答(Q&A),然後讓與會者有機會以小組的形式面對面地討論相關問題)。
4.上述無論是核一廠,還是核二廠,都因依「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運轉執照屆期後已不得運轉,故相關延役問題也面臨同樣的法規規範。
實情:
因應社會經濟需求而修法,各國皆然。延役的問題不在修法,即使依部長所說的核三廠備用,過了運轉年限也是修法就可以,所以核心問題之一在核能人才,培養足夠的持照運轉員不易,若朝著除役方向走,所有持照運轉員都會式微凋零,「備用」核能機組如何能備援啟動? (相關報導: 風評:台電改造,一場遊戲一場夢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台電退休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