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瞎子島、圖們江出海口到整個遠東,俄羅斯為何「向東轉」?學者:普京別無選擇

2024年5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見面。(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5月17日結束了他的訪華之旅。兩天的行程內,他試圖從「好朋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那裡獲得更多支持。有分析稱,俄羅斯因普京發動烏克蘭戰爭遭到西方嚴厲制裁,使俄國經濟陷入困境,莫斯科急需中國的金援讓其在烏克蘭的戰爭機器持續運轉。

普京此行焦點鎖定了中國東北地區,希望在莫斯科亟欲開拓的俄羅斯遠東地區(Russian Far East)地區開展經濟合作,抵禦西方經濟制裁。因此,普京此行不僅拜訪了北京,還率領大班俄國政要及央行行長拜訪與俄國遠東毗鄰的中國東北,將莫斯科這幾年「向東轉」的經濟及軍事戰略再次凸顯。

過往俄羅斯的治經重心長期部署在歐洲一側,對遠東、西伯利亞的開發欠缺。專家向BBC中文分析稱,普京此次高調親訪東北,提及開放遠東與朝鮮(北韓)邊界比鄰的的圖們江出海口等項目,都是莫斯科亟欲「向東轉」擴大遠東開發,並與中國東北地帶經濟協作的戰略內容。

普京和習近平
五月中俄兩國領導人會晤後的聯合聲明中,就讓穿越兩國的圖們江出海口成為焦點話題。

國際關係學者、日本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教授奈吉(Stephen R. Nagy) 分析,普京在哈爾濱的訪問,首要著重於技術層面,目的是要展示中俄兩國將在技術領域進行合作,以克服美國阻止兩國「民軍融合」產業互動的努力。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蕭翔則向BBC強調,中俄目前仍是各取所需,雙方的合作仍是權宜性質。他認為,在美俄中三角關係裡,中俄兩國仍需要彼此,兩國只有聯合才有辦法與美國抗衡:「哈爾濱工業大學以火箭、飛彈和太空技術研究聞名,普京的拜訪正呼應去年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訪俄,雙方強調的太空安全合作,也是對美國和西方的表態。」

普廷
 

俄羅斯為何「向東轉」?希望在中國?

所謂遠東地區位是指俄羅斯最東部的廣袤區域,其東北與美國阿拉斯加隔白令海峽相望,東南濱臨日本海,南接中國和朝鮮半島。遠東地區佔俄羅斯總面積近36%,人口約630萬,僅佔俄羅斯總人口近5%。許多研究便指出,由於遠東地帶土地廣袤、自然資源豐富,戰略上又盤踞在亞太一側,自普京掌權後就一直是想要開發的目標。

但回望歷史,數十年來,莫斯科「向東轉」的道路一直都不大順遂。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俄羅斯專家古爾特教授(Natasha Kuhrt)曾撰文解析稱,近百年來,遠東地區一直由軍事工業主導,現莫斯科在中俄邊境部署超過30萬駐軍。過去,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提出將遠東轉變為「通往亞太的窗口」的發展計劃,推動該地區與中國邊境地區開展區域合作,並就邊界劃分與中國進行談判。但古爾特稱,該地區經濟發展依然緩慢。之後,歷屆俄羅斯領導人都陸續提出過類似發展藍圖,然而最終都未能在經濟建設上突破。

古爾特強調,前蘇聯解體後,該地區一直面臨人口外流、失業及官僚體系複雜及貪腐問題等諸多問題。現在俄羅斯能否通過新的發展計劃,特別是旅遊等產業為該地區帶來期盼已久的經濟振興,仍有待觀察。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美國對敵人的管制與制裁,如何催生出「以中國為軸心的影子經濟」? 更多文章

防衛學者、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非常駐資深研究員長尾賢(Satoro Nagao)博士便告訴BBC說,中國的支持對俄羅斯至關重要,讓後者避免在國際上被孤立:俄羅斯經濟依賴能源出口,而中國是主要客戶。相對地,若中國提供足夠的材料,俄羅斯可以繼續生產武器,但北京現在不想因為過度支持莫斯科成為美國加大制裁的對象。因此他認為,儘管中國支持俄羅斯,但仍是以與西方「平衡」的戰略在維繫雙方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