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吳釗燮投書《外交事務》:台灣與烏克蘭命運相同,都是民主國家絕不能失敗的關鍵考驗

2024年4月27日,烏克蘭首都基輔一景。(美聯社)

《外交事務》9日刊出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的文章〈透過保衛烏克蘭來保衛台灣:相互交織的民主國家命運〉(Defending Taiwan By Defending Ukraine: The Interconnected Fates of the World’s Democracies)。吳釗燮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一記警鐘,提醒世人「超越後冷戰時代的願景」,此其時矣。因為莫斯科和北京本應成為「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但現實卻是這個世界飽受威權侵略困擾。中國與俄羅斯藉著彼此的「無上限夥伴關係」,更支持了彼此的鎮壓和擴張主義。

吳釗燮在《外交事務》指出,這仍然是一個經濟與社會相互關聯的全球化世界,每個國家的安全都與其他國家密切相關。對於民主國家來說尤其如此,而民主國家的聯盟和夥伴關係,則受到意圖分裂民主世界的獨裁國家攻擊。有些人認為,當國際社會支持烏克蘭免受俄羅斯侵略,就會消耗對抗中國侵略的注意力和資源,因此支持烏克蘭將使台灣(或者其他民主國家)變得更加脆弱。但吳釗燮並不同意這個論點,因為這種想法低估了民主國家地緣戰略利益的關聯程度。

尤其當中國日益支持俄羅斯,北京對於重塑歐洲地緣政治格局顯然也有強烈興趣。當中俄關係如此密切,民主國家之間的協調行動也更加必要。吳釗燮認為,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必須維持對烏克蘭的援助,這不僅僅是為了恢復歐洲大陸的原來樣貌,更是因為透過幫助烏克蘭,民主國家可以增強對抗中俄聯盟的相對實力。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台灣歡迎美國國會繼續美國給予烏克蘭軍事支持。吳釗燮表示,這種捍衛民主的堅定決心沒有減損對台灣的防禦,反而是對於北京的關鍵威懾。

2024年4月27日,烏克蘭的消防隊員在伊凡諾-法蘭科夫斯克州遭到俄軍夜襲後努力撲滅大火。(美聯社)
2024年4月27日,烏克蘭的消防隊員在伊凡諾-法蘭科夫斯克州遭到俄軍夜襲後努力撲滅大火。(美聯社)
2024年4月26日,烏克蘭基輔郊區因為可能遭到俄軍襲擊,一間兒童醫院僅及撤離病患。(美聯社)
2024年4月26日,烏克蘭基輔郊區因為可能遭到俄軍襲擊,一間兒童醫院僅及撤離病患。(美聯社)

吳釗燮引用彭博經濟研究的數字,強調中國入侵台灣將對全球經濟造成10兆美元的損失,這相當於全球GDP的10%左右,無論烏克蘭戰爭、新冠疫情或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都將相形見絀。即便只是封鎖台灣,也會對全球經濟造成約5兆美元的損失。正如保護烏克蘭的民主具有全球影響力一樣,保衛台灣也具有全球影響力—原因很簡單:超過90%的先進晶片都是產自台灣,全球大約半數貨櫃都經過台灣海峽,台灣是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也不可取代的一環。

除了經濟上的重要性之外,保衛台灣對於維持美國的同盟體系、區域力量平衡和核不擴散至關重要。這三個關鍵支柱,讓印太區域的好幾代人都能保持穩定繁榮。如果中國控制台灣,這三個關鍵支柱就會受到威脅,因此不能讓地緣戰略向中國威權擴張主義有利的方向傾斜。 (相關報導: 不對稱作戰嚇阻中國進犯 《外交政策》:台灣想買美製自殺式無人機 更多文章

吳釗燮表示,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厚顏無恥地代表台灣對今年4月的花蓮強震發言,感謝世界各國對台灣伸出援手。當中國試圖透過軍事脅迫、外交孤立和資訊戰在台灣社會製造恐懼時,台灣的民眾也會積極作出回應。像是台灣有許多加強民防和反擊中國假訊息的草根組織,就是台灣民主和韌性的最好象徵。在應對中國提出的安全挑戰方面,台灣的國防預算增加了14%,達到190億美元,佔台灣GDP的2.5%;台灣也重點發展不對稱戰力、實施民防改革和加速本土國防工業,義務役的役期也從四個月延長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