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來訪前夕,《經濟學人》專訪馬克宏:法國總統對北京展現善意

法國總統馬克宏(右)於 2024 年 5 月 6 日星期一在巴黎愛麗榭宮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在習近平睽違五年的歐洲行之前,《經濟學人》刊出了法國總統馬克宏的長篇專訪。在長達兩小時的愛麗榭宮訪談中,馬克宏以「三大衝擊」——地緣政治威脅、經濟問題與民主危機——為骨幹,談及眼下的歐洲問題和法中關係。除了法國對於歐洲安全與秩序的重要地位,馬克宏更強調在建構國際秩序時,西方世界應當與中國合作,對習近平的來訪表達善意。

法中關係

對於習近平的來訪,《經濟學人》在專訪中問道:「中國正試圖利用出口來彌補其經濟放緩的力度,而美國正在關閉其市場,關於歐洲市場的開放程度,您對中國想傳達何種訊息?」馬克宏強調在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中,法國應採取「務實」的途徑。他指出,歐洲必須捍衛其在與中國經濟關係中的「戰略利益」,並表示法國會盡一切努力在重大的國際議題上與中國接觸,並討論基於互惠的經濟關係。

關於法國與中國合作的「重大國際議題」,馬克宏對《經濟學人》提出氣候議題、國際秩序與經濟問題三大領域。在氣候與生物多樣性議題方面,馬克宏表示中國在國際間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強調與中國達成協議是《巴黎協定》得以成功推行的前提;對於國際秩序的重要性,馬克宏表示「確保中國在穩定國際秩序中擁有發言權,符合法國的利益」,他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破壞國際秩序、伊朗擁有核武、中東陷入混亂等等,都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因此,他將敦促習近平應向俄羅斯施壓,並表示中國與法國應該加強合作,共同維持和平;且呼籲中國支持奧林匹克休戰並致力於打擊核武擴散,以加強針對大國之間的安全框架。

在經濟層面,馬克宏則呼籲歐洲「覺醒」—減少監管、增加投資、擴大保護。因為在現今的國際貿易中,已沒有人遵守規則,舊秩序已被破壞,目前也沒有任何新秩序可以補上這個缺口。馬克宏表示,在美中相互祭出貿易壁壘的情況下,歐洲採取相同的做法並非出於保護主義,而是現實主義的態度。馬克宏也說,在貿易方面尊重中國的同時也要捍衛歐洲利益、促進國家安全。因此他為歐盟委員會對中國向其電動車產業提供補貼的調查進行辯護,並指責北京透過國家力量壓低中國電動車的市場價格,扭曲競爭。

地緣政治與歐洲安全

《經濟學人》指出,對比七年前對歐洲未來的樂觀情緒,法國總統如今面對歐洲危機卻顯得相對沮喪。馬克宏在專訪中表示,歐洲正面臨來自地緣政治、經濟、民主三個面向的巨大生存風險,甚至可能導致「歐洲文明的消亡」。馬克宏警告,這件事(文明消亡)的發生速度「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馬克宏向《經濟學人》表示,為了更好、更快、更正確地阻止這一消亡發生,歐洲需要建立新秩序——一個新的地緣政治、經濟和社會典範。

對於地緣政治威脅,馬克宏表示俄羅斯一直是歐洲的安全隱患,這點在對烏克蘭的戰爭中夠為凸顯,並呼籲歐洲國家不應該將區域安全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北約,指出歐洲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具有約束力的安全框架。 (相關報導: 一文看懂》習近平會晤馬克宏,北京改變挺俄立場?「產能過剩」威脅有解? 更多文章

2024 年 5 月 5 日星期日,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舉行的勝利日閱兵彩排中,一輛傳奇的蘇聯時代 T-34 坦克,頂部掛著紅旗,前景是俄羅斯裝甲軍車。(美聯社)
2024 年 5 月 5 日星期日,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舉行的勝利日閱兵彩排中,一輛傳奇的蘇聯時代 T-34 坦克,頂部掛著紅旗,前景是俄羅斯裝甲軍車。(美聯社)

馬克宏表示,儘管歐洲擁有堅實、全面和有效的武裝力量,然而當將歐洲視為一個整體時,它在國防和安全方面的投資卻遠少於美國和中國。對於戰爭和安全威脅逼近歐洲的恐慌,馬克宏指出:「我們必須做好不再享受美國保護的準備。我們必須做好保護自己的準備。」並表示:「如果俄羅斯在對烏克蘭的戰爭中獲勝,那歐洲就不會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