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改建開發案的「容積率840%」成史上最高,被指是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護航、圖利財團,引發爭議。對此,京華城砸下大手筆,在5大報刊登全版廣告喊冤,列8大點指控「遭霸凌37年」!連董事長陳玉坤都首度親自露面。
董事長陳玉坤在律師偕同下召開記者會,會中指出,京華城的土地在民國76年前是工業用地「工三」,之後改為商業用地「商三」的容積率是560%,一度遭到郝龍斌市府時期誤認容積率且不予更正,直到監察院提出舊政報告才回復,加上依法申請的容積獎20%、購買的容積移轉30%、金額44億元,加起來總共就是840%,取得過程一切合法。
陳玉坤更說,過去仍是百貨公司的京華城,營業額都被東區及信義區瓜分,還有銀行聯貸案的壓力,虧損連連又不希望股民損失擴大,才會規畫改建,「這些時間序其實跟選舉,我認為沒有太大的相互關聯」。
至於前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究竟有沒有護航,雙方是否曾見面,陳玉坤則巧妙帶過,僅強調「我們是依照都市計畫法第24條自提(申請容積獎勵)」,在過程中一定會與台北市府都發局申請,不願意正面回應。 (相關報導: 老闆欠700億潛逃中國…全國最具規模水泥廠「42.9億法拍成交」!接手1方法再賺40億價差 | 更多文章 )
陳玉坤也表示,目前因缺工、缺料等影響,京華廣場預計2026年完工的工程時程恐怕要再延宕,就怕如今爆發爭議將影響未來客戶買賣。
京華城提出8點霸凌:
一、民國76年起,因應都市發展之趨勢,京華城由工業用地變為商業用地,在沒有法源依據下,民國78年吳伯雄市府時期被要求捐地30%,開全台被迫捐地之首起惡例。嗣後,民國80年,黃大洲市府時期市府要求我方就所捐之土地應登記予市府所有後,始得核發建照。
二、民國85年,陳水扁市府時代增加要求我方繳交2.2億元之不樂之捐後,方允核發京華城使用執照。
三、民國96年起,郝龍斌市府時期前後8年錯誤認定京華城容積率,經過我方多次陳情後均不置理,縱經102年監察院調查後仍置若罔聞。
四、郝龍斌市府時期,民國101年國門雙子星開發案期間我方被關係人傳話,要求就國門雙子星開發案與京華城容積率回復原本560%案,兩者只能擇一,我方認為應該依法處理並予嚴正拒絕,惟郝龍斌市府卸任前竟將國門雙子星開發案廢標、京華城容積率560%仍不予更正。
五、民國103年,本公司為配合整體開發,代西北側地主捐出600平方公尺土地,郝龍斌市府刻意曲解法令,函文見解前後不一,影響訴訟結果,導致我方求償無門。
六、民國103年,郝龍斌市府之張金鶚副市長濫用裁量,逕以國防及經濟需要為由,迅行解除整體開發後,毫不考慮任何後續補救措施。
七、民國105年,監察院確認京華城容積率原本即為560%,柯文哲市府之林欽榮副市長卻在民國107年恢復京華城容積率560%時,同時刪除原有都市計畫書對允建樓地板面積之保障。
八、民國110年,京華城再開發案依法購買30%的容積移轉,柯文哲市府核定價格竟然超過信義計畫區容移土地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