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觀點:搶救「台電」大兵?為何不見「螞蟻雄兵」!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請辭後接受慰留。圖為王耀庭(左)與經濟部長王美花。(顏麟宇攝)

電力系統電力的供應與負載必須平衡才能穩定的供電。電力系統的負載大於供應時,供電的電壓與電壓會下降,為了保護發電機組與用戶端的設備,當偏移達到設定點時,發電機組會發生連鎖跳機,供電系統崩潰,造成全供電區域的停電。系統供電能力是可以預測的,電力需求亦可依過往的數據,以及對當下環境了解,也可以有個預估值,這兩個預測的數字,都有不準確度,再加上還要考慮再生能源發電的不可控制性,與發電機組有故障的可能,預測的系統供電能力必須大於負載達一定的餘裕,多出來的供電能力用於不時之需。多出來的餘裕就是所謂的備轉容量,備轉容量可以是一個百分比率,也可以是裝置容量。

電力公司對隔天、下週、甚至下個月的備轉容量都有所掌握,隨著時間的接近,掌握的程度就越高。台電的網頁上都有公告未來電力供需的預測,台電以燈號顯示電力備轉容量的高低。為了防止社會成本極高的全區域停電的事件發生,電力公司會依預估之備轉容量高低,定出因應計畫。如果確認近期備載容量將偏低,首先就是找尋各種可用的電源,例如準備啟動緊急狀況下才使用的機組、調整機組大修的時間、趕工完成維修中的機組等。再來是設法降低系統負載,例如「需量反應」的採購,就是花錢向用電大戶買回用電的權力,一般說來「需量反應」採購是有前置期的,換句話說是事先準備好的!「需量反應」是不是可以臨渴掘井,要看電力公司的制度。如果臨時因機組故障造成供電能力下降,電力公司還可以在一定時間前通知預先簽約的用電大戶,在約定的時間前,通知停止供電。當然,電力公司必須對該用戶給予適當的電費優惠。最後一招就是道德勸說,請有大型緊急備用電源的公司,啟動緊急電源發電降低台電系統的負荷。上面所說的各種因應的方式,任何具規模,負責任的電力公司都必須規劃且備有程序書,具以執行的。

如果前面的事情都做了,備載容量仍無法回復到應有的水準,電力公司必須依程序書,「準備」分區輪流停電,由中央調度中心,通知區域調度中心,層層轉達,告知若備載容量持續下降到程序書的設定值,啟動分區輪流停電,降低發生電網崩潰的風險。這些步驟都有程序書規範,白紙黑字,依實際系統狀況執行,也沒啥好爭議的。

4月15日,部分於4/03地震中受損的機組尚未修復,且氣象預報指出當天氣溫會飆升,當太陽下山,太陽能光電歸零(裝置容量1,246萬瓩),系統的可調控機組容量不足,會導致備轉容量不足,台電事前已經啟動需量反應購電。當天晚上,在抽蓄發電的水用罄後(裝置容量280萬瓩),若負載沒有如期待的降低,備轉容量可能會降到限電的安全限制以下,台電已規劃在晚上7:00執行分區停電。目前台電高層堅決否認有此規劃,但台電基層透漏出的資訊顯示有接到「準備分區停電」的指示。如果高層沒有此項指示,公司中級主管,基於責任,為最壞的情況預作準備,何錯之有!但為了總統與長官們的面子,能說嗎? (相關報導: 林基興觀點:期待準經長精彩演出 更多文章

台電、停電、電力、台中谷關台電駐在所、缺電(資料照/洪煜勛攝)
0403地震後,全台各地先後傳出跳電限電之事。(資料照/洪煜勛攝)

當天下午台電公司已啟動發電成本昂貴的台中火力與核二及核三廠各兩抬氣渦輪發電機供電應急。莫非定律,你擔心出錯時,錯一定發生。傍晚5:42分,大潭8號機跳脫,6:16明潭4、5、6 號機因輸電系統故障跳脫,備轉容量驟降至2.8%,實際備轉容量是否低於紅燈之「限電警戒」的90萬瓩,甚至低於黑燈之限電準備的「50萬瓩」,只有台電的人自己知道!台電公司為了拉抬供電量,啟動高汙染的備用大林5號燃煤機組;請求台積電與日月光使用自己的緊急發電機;在石門水庫水情不好的情況下,啟動石門水力機組;從網路的數據看來,當時有多部燃氣與燃煤機組都超載運轉,為日後機組的故障埋下肇因。這些緊急措施,加上時候漸晚的負載下降,台灣社會安然度過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