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靠藝術品交易賺錢?專家揭藝術投資穩賺不賠的祕訣

專家指出,藝術品不適合短線投資,長期投資的回報率最豐厚。(示意圖/取自pexels)

如何鑒別精品與非精品,需具備相應的鑒定能力,提高眼力。如果買的是藝術史上重要藝術家或大師的代表作,怎樣的高價買入都是安全的;因為作品保值增值空間極大,是最好的抗風險選擇。例如2009金融風暴後,大師級作品的價格不跌反升,全年上揚約15%。連續出現新的拍賣紀錄,集中在安迪沃荷、賈科梅蒂(Giacometti Alberto)、趙無極、常玉等這些藝術家的精品上。

這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人人都想收藏。但作品單價高,買家競爭激烈,想要投資,要有財力與實力。雖然投入金額相對較大,因競爭者多,日後還有再創高價的機會,是絕好的投資標的。只要買得起,就買最好的作品,絕不能退而求其次。美國管理學期刊Management Science有一篇文章「Buying Beauty:On Prices and Returns in the Art Market」,兩位教授通過1957至2007,五十年的美國藝術市場數據,發現越昂貴的作品,回報相對高一些,波動也相對小一些。

何時買?何時賣?

只要是投資,判斷買入與賣出的點很重要。誰都想買在低點,賣在高點。這跟你買入一支股票想在高價位拋出是一樣的。但藝術品的價格會在一個漫長的時間段中波動,有時價格波動的上下幅度也不明顯,比較難判斷。

藝術圈的財富神話靠的是收藏時間贏得利潤空間,如果存二十年到四十年,利潤可能很可觀。想要兼具成功投資的藏家得要沉得住氣!藝術品的價格貴不貴,其實與其他投資標的一樣,關鍵還是什麼時候買。高低點還是依自己的心理價位為準較好,只要賺到自己滿意的利潤,也就可以離場吧!但如果藏品賣了,之後又飈到天價,只能捶胸頓足,真聽過不少這種與財富擦肩而過的故事。

但當經濟震蕩期到來,好藝術品價格不降反升。差的藝術品會成批被淘汰,像賣白菜一樣被拋出去,還原到真實價格。此時泡沫擠出,炒家退市。對真正的藏家來說,泥沙俱下,才是低價收精品的的絕佳時機。經典與精品應該越跌越買,越在形勢差的低點就越買;逢低買進,逆向操作,才是真正有投資頭腦的人。

藝術投資穩賺不賠的祕訣

想要穩當投資得找「安全感」,很多藏家去買知名的作品,與知名的畫廊拍賣行打交道,或去買拍賣圖錄封面等,都是為了帶來安全感。

看準大師經典與精品傑作逢低買進,然後長抱。藝術品不適合短線投資,長期投資的回報率最豐厚。比較好的心態是:自己買得起的價位就是低點,自己買不起的價位就是高點,不要太在意一時的價格波動。

甚至得考慮藏品得不只在單一的區域市場,而能在全球市場流通。因為只有關注者、競爭者更多,作品才能出高價。

眼力不狠收藏不真

藝術投資最大的風險是:誤判真假。如遇贗品則血本無歸。當然也因為拍賣行對拍品不保真,也有藏家明知是原來買了假,又再委託賣出去。他們想只要能遇到下一個笨蛋,也是不虧的操作。 (相關報導: 想靠股市賺錢,又不想被割韭菜?掌握「三大原則」就能穩穩賺,讓勝率提高 更多文章

常遇到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拿說是家中長輩留下的字畫來問我,有沒有認識的人想收。最多的是鄭板橋、齊白石、張大千這類家喻戶曉的畫家。我一看,不好意思說出心裡的話:「這也太假了吧,連A貨高仿的層級都達不到」通常這樣傳過來的,其中百分之一百零一是不對的。我只能委婉地說:「這個玄。拿拍賣公司看收不收吧!」記得有個鑒定前輩說過,市面上流傳成千上萬的字畫,真跡是萬裡才能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