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某大咖政治人物驚爆家暴醜聞,因長期羞辱、怒罵妻兒,讓出身望族的妻子忍不住多次向家暴中心通報,引發關注。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近5年家暴通報案件,以親密關係暴力最多、占近半數,衛福部次長李麗芬今(17)日說,不論身分地位,都可能出現家庭暴力事件,並呼籲積極通報。
媒體報導,3月間兒虐案延燒之際,某藍營大咖對妻子以及未成年兒子惡言相向,出言羞辱,甚至一度把手機砸向兒子,妻子為此通報家暴中心,讓此案在社福機關內部傳開。
李麗芬強調,不論身分、政治或經濟地位,「都有可能出現家庭暴力事件」,重點是希望在整個家庭中,不要用暴力方式來解決家庭溝通。除呼籲施暴者加強情緒管控外,李麗芬表示,其他民眾若知悉相關案件情事,都應儘量來通報,一定會有社工提供處理跟協助;集中篩派案中心一旦收到通報,97%案件會在24小時內完成派案,由社工了解評估。
近5年家暴通報案件 近半數為親密關係
衛福部統計民國108年至112年的家庭暴力事件通報,都以親密關係暴力(含婚姻/離婚/同居)通報件數最多,於108年至112年分別占49.85%、47.90%、47.14%、47.85%及48.36%。
李麗芬說,在成人案件中,社工會根據台灣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TIPVDA),區分成高危、一般等不同類型,高危者一定要開案,如果是一般風險,會視需求提供服務。 (相關報導: 「如果老師肯摸我的頭就好了…」偷遍全國得手9億、重判22年,韓國神偷背後故事震撼社會 | 更多文章 )
媒體追問,若沒有開案,但小孩目睹家暴恐影響身心。李麗芬對此回應,「家中如果有6歲以下兒童,一定會開案」,6歲以上則與教育單位合作,提供目睹暴力孩童相關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