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睽違九年再度登場,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前往北京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見面,究竟馬習會在接待規格有無矮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言有無釋放新的對台政策,以及閉門會談時是否對前總統馬英九就兩岸關係都是外界所關心的項目,究竟談了什麼?風傳媒新聞焦點一文整理。
據透露,馬習各自公開致詞結束後,閉門會談時並未就兩岸等相關議題交換意見,因為兩岸同為中華民族的情感、共同努力振興中華、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等,早就成為此會共同的認知,自不必多所著墨。閉門會談結束時,習近平與馬英九握手道別,並說「歡迎你以後常常來」,簡單一句話充分表達對馬的友善及信任。
據轉述,閉門座談一開始,習近平在開場白就說,他曾在福建工作17年,每次與台灣同胞見面,都油然產生親切感,因為大家有共同的文化、歷史,相互間都有深刻了解。這時本還看著講稿的習開始脫稿,從中華文明的歷史,講到世界時局發展,與會的台灣學子親眼看到與平日媒體上完全不同形象的習近平,無不大感驚訝。...(點我閱讀全文)

馬英九與習近平睽違9年再度會面,習近平在屏風前等待馬英九到來,雙方見面後握手達16秒。先致詞的習近平這樣出招...(點我閱讀全文)

在馬、習兩人握手後,雙方各發表致詞,致詞中,馬英九提及「九二共識」,並直球談到「1992年各自表述」的一中各表說法,後來還在講到講稿中的「中華民族」時,意外口誤成「中華民國」...(點我閱讀全文)
一位國民黨前黨務高層指出,從習近平藉由馬習會平台,親自與台灣年輕學子互動的安排,可以看出北京高層非常清楚,包括兩岸同為中華民族、共同振興中華等情感訴求,能否得到台灣的正面回應,進而改變日趨緊張的兩岸關係的走向,短期內即將執政的賴清德政府及台灣朝野政黨的態度雖然重要,但長期來說,台灣年輕一代能否認同才是關鍵...(點我閱讀全文)
習近平為何選在這個時間點要見馬英九?尤其對岸涉台系統仍對許多有意訪中的國民黨要角強調,即使馬習二會最後成真,但習近平不見台灣訪客的原則並不會因此改變。
在這樣的美中台大環境下,習近平竟決定與馬英九見面,其實讓很多兩岸觀察人士大感意外。藍營知情人士透露,這是基於兩方面的考量。首先是與這件事有關...(點我閱讀全文)
據北京涉台人士分析,習近平會見香港特首李家超時,是在中南海的辦公室會見,其意涵是「述職」。在人民大會堂是接待「賓客」,東大廳是「外賓」,有別於福建、台灣兩廳的「內賓」。由此可見,習近平是把馬英九當成「外賓」...(點我閱讀全文) (相關報導: 賴清德政府34人內閣名單曝光!新國安外交團隊成型,知中派鄭文燦接任海基會 | 更多文章 )

馬英九上次登陸時,即已在公開場合數次提及中華民國,當時即已被視為首創性的突破,而今再度訪陸更多講中華民族,這次在習近平面前直接說出中華民國,巧妙而令外界震撼地設下了「馬英九障礙」,而這究竟是不是真話...(點我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