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特種部隊司令蘇萊曼尼遭美軍擊斃後,美伊關係已臨一觸即發的緊繃邊緣,美國防長艾斯培6日表示,美軍會堅守國際武裝衝突法的原則,絕不會刻意「轟炸伊朗文化遺址」,直接反駁川普總統前一日的恫嚇言論。
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6日表示,儘管在伊朗「聖城軍」司令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死後,美國與伊朗的軍事衝突升高,但美軍不會刻意瞄準伊朗的歷史文化遺址進行攻擊。
「我們會遵守武裝衝突法的原則。」被問及這是否代表不會攻擊文化遺跡時,艾斯培補充:「那就是原則。」
蘇萊曼尼遭美軍空襲斃命後,憤怒的伊朗政府誓言「強烈報復」,也讓中東緊張局勢急遽升高。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5日在推特「嗆聲」,若伊朗敢攻擊美國人民或資產,美國必定會攻擊「52個伊朗地區」,而且包括「某些對伊朗和伊朗文化極為重要的地點」。
特別提到52這個數字,則是因為1979年到1981年「伊朗人質危機」(Iran hostage crisis),當時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有52名外交人員與平民遭到伊朗示威者挾持,這場危機也是美伊交惡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
恐觸戰爭法 國際譁然
川普此言一出,立刻引發美國與國際社會譁然。根據《1954年海牙公約》(1954 Hague Convention),鎖定文化資產蓄意攻擊將構成戰爭罪行,諸多恐怖組織如神學士(Taliban)、伊斯蘭國(IS)等都曾大量破壞珍貴古蹟,並因此遭到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伊朗官員也痛批川普是「穿西裝的恐怖分子」。
但川普6日接受媒體訪問時,仍然絲毫沒有反悔之意,《紐約時報》(NYT)報導,川普說:「他們就可以殺害、折磨或重傷美國人民,他們就可以在路邊丟炸彈把我們的人炸飛,我們卻不能碰他們的文化遺址?才沒那回事。」

川普的言論不僅持續刺激伊朗不滿情緒,美國國內輿論也反對攻擊文化遺址這個想法,《紐時》指出,部分政府顧問認為,川普一席話展現出侵略者之姿,而且並不只針對伊朗政府,也針對無辜的伊朗人民、歷史和民族根基。就連美國的忠實盟友也大為反感,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以及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6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各方克制,強森發言人則表示,英國政府並不認為川普真的會攻擊文化遺跡,但仍然不忘警告美國與伊朗都已簽署1954年海牙公約。
兩名美國政府高官也告訴CNN,政府內部普遍都反對破壞文明遺跡。
「深受喜愛的文化遺址遭受蓄意攻擊,沒有什麼比這件事更能讓人民團結的。不管是伊斯蘭國破壞的宗教遺跡,或是一戰時被德軍破壞的比利時魯汶圖書館,歷史都告訴我們,破壞文明起源之地不僅不道德,更是自毀毀滅的方式,」其中一位官員暱名稱。
另一位官員則說:「為了恪守法律和武裝衝突原則,我們會尊重伊朗的文化。」 (相關報導: 川普殺人是否違反國際法?美伊之爭會釀成第三次世界大戰嗎?美國與伊朗對峙的七個Q&A | 更多文章 )
伊朗境內目前有22處古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包括知名古建築群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伊瑪目廣場(Naqsh-E Jahan Square)以及位在德黑蘭的古列斯坦宮(Golestan Palace)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