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錢人越來越富有?5個巴菲特的致富觀念,和中產階級思維差超多

外媒《Go Banking Rates》報導,YouTube頻道「Brothers Invests」近期整理了巴菲特的致富觀,揭露他跟一般中產階級之間,在金錢觀念上的思維差異。(資料照/顏麟宇攝)

想變有錢,光靠拼命賺還不夠,怎麼想、怎麼用錢,才是真正關鍵。依《富比士》(Forbes)資料,身價高達1500億美元的股神巴菲特(WarrenBuffett),靠的不是炫技,而是一種跟多數人截然不同的金錢哲學。根據外媒《Go Banking Rates》報導,YouTube頻道「Brothers Invests」近期整理了巴菲特的致富觀,揭露他跟一般中產階級之間,在金錢觀念上的思維差異。如果你也想翻轉財務狀況,以下五點觀念絕對要收進口袋:

為何有錢人越來越富有?5個巴菲特的致富觀念

1.錢不是用來花的,是用來生更多錢的

對很多人來說,賺錢是為了過得好一點、繳房租、還信用卡;但對巴菲特這種等級的富豪來說,現金是一種可以複製更多錢的工具

他透過投資、創造被動收入,讓錢去幫他賺更多錢,打造出「錢滾錢」的循環。最經典的例子:他至今仍住在1958年買的老房子,早餐也常常是麥當勞。他不靠名車名牌來證明財富,因為他知道,這些消費炫的只是錢,富人要的是資產。

2.做生意,熱情比賺錢更重要

巴菲特一直強調:他只跟自己喜歡、欣賞的人合作,而不是為了錢做任何生意。對他來說,做一件讓自己有興趣、能創造價值的事,才會做得長久、做得開心。

簡單來說,賺錢只是附加價值,真正的回報是成就感。這種思維,讓他在投資與經營上都能保持熱忱,也因此走得比別人更遠。

3.富有不等於帳戶裡的數字

巴菲特認為,財富不只是鈔票堆疊,還包括你的人生滿足感。像是有支持你的家人朋友、能體驗生活、擁有健康與人際關係,這些「無價的資產」其實比金錢還稀有。

他曾在接受CNBC訪問時說過一句很有感的話,「如果你人生很幸運,別忘了也讓其他人一起變幸運。」

4.投資自己,比買名車名錶更值得

與其砸錢買新款跑車或最新手機,真正聰明的富人會選擇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學一項新技能、進修學位、培養創造價值的能力。

巴菲特是終身學習的代表,他相信持續學習會帶來「成長型思維」,也就是不斷精進、突破框架的能力,而這才是打開財富之門的萬能鑰匙。

5.有耐心的人才會真正變有錢

快時代讓很多人想「今天賺、明天花」,但巴菲特的信條是,真正的財富,需要時間發酵

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低點買進、長期持有」,買進價值被低估的好資產,然後耐心等待它升值。這需要的不是運氣,而是遠見與堅持。

相對地,中產階級常因追求潮流與外在認同,把錢花在立刻會貶值的東西上,反而錯失了讓資產翻倍的機會。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