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耕365」為鼓勵志工透過善耕平台報名並完成活動,提供線上虛擬貨幣「H幣」,來兌換自己喜歡的東西,或捐給需要的社福機構。但日前公益平台收到志工投訴,質疑H幣的合法與公平性,想向消基會和勞工局提出申訴。「善耕365」表示,做志工還比較基本工資,恐會讓志願服務變質。
該名志工去年底參加一項可彈性選擇服務時間,單次至少要服務3小時的活動,他參加3次,每次服務長達5小時。「善耕365」說,但受限於網站安全機制,只能先領取基本設定的300H幣,其他多出來的服務時數,將請服務單位提供參與證明後,再以人工加給方式補足。
而志工向「善耕365」反應,若在外面打工,1小時也有140元可領,希望單位不要拿志工的善良本意,做為省下鐘點費薪資的工具,並要將此案例轉告消基會和勞工局,詢問是否合法。
「善耕365」表示,「志工」是指志願工作者,和勞工、受雇者本來就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能比較或混為一談;志工是助人、具組織性,基於社會公益責任的參與行為,是發自內心,出自個人意願的行為,加上志工服務的範圍,僅限於非營利組織上。
「善耕365」表示,根據「志工服務法」規定,可以提供志願服務證和服務紀錄冊,而「善耕365」是為了鼓勵更多人加入志工服務的行列,特別設立回饋虛擬貨幣「H幣」,讓服務時數不再只是一張紙,而是能被使用的「貨幣」。 (相關報導: 面對強敵中國,我們該不該擁抱「豪豬戰法」?經濟學人:台灣被迫重新思考軍事戰略 | 更多文章 )
「善耕365」表示,希望可以讓在各種謊言和詐騙下,造成行善不易而冷淡的社會中,開始慢慢喚醒每個人身上的熱血因子,讓志願服務回歸本質,達到隨時都能放心做好事的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