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傍晚,從誠品敦南店這個被喻為臺灣文青指數最高的書店離開時,原本光亮的天色忽然暗沉下來,我狐疑了兩秒,便信步走到仁愛圓環旁等公車。等車的空檔,我打開iPhone手機瀏覽PTT的八卦板,沒想到卻從上頭得知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
什麼?被許多香港朋友認可為「良心傳媒」的《主場新聞》,居然在成立即將屆滿兩週年之際的今天,由創辦人之一的蔡東豪親自宣布吹熄燈號了!
那句由白色粉筆所寫下的贈言蒼勁有力,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有來自馬來西亞的網友說,「因為《主場新聞》,使我對香港社會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想,對臺灣的朋友來說又何嘗不是呢?
這個於2012年由蔡東豪、梁文道、劉細良和宋漢生等人所共同創辦的新聞網站,以「我城.我觀點.我主場」為口號。網站上頭所提供的訊息、部落格和原創內容,涵蓋了政治、財經、生活、文化、自然、科技、環保、同性戀和一些熱門社會議題等主題,他們希望像美國的《Huffington Post》(赫芬頓郵報)一樣,創造一個成功的媒體生意,打開新局面。
(主場新聞的讀者男女比例接近,65%讀者擁有大學或博、碩士學歷。 資料來源:主場新聞。)
事實證明,《主場新聞》這兩年來,也的確為香港的網路新聞寫下了一頁輝煌。
雖然營收表現未盡理想,但《主場新聞》的流量仍持續上升(上月平均每日「獨立瀏覽人次」有30萬人),也影響了臺灣和東南亞的網路媒體生態,好比劉細良先生的那句「你可以去到幾盡?」,便訴盡了他們對同樣身為網路媒體一份子(風傳媒)的期待。
——為了達到目標,你願意付出多大的努力?
同樣身為媒體人,我也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是否能夠為自己所寫下的每一篇文章、報導負責,又能否用手中的筆寫下自己的心聲和見聞呢?
《主場新聞》即將走入歷史,但我相信它會像臺灣昔日的《明日報》一樣,不被歷史洪流所淹沒,永遠常存在網友心中。
謹以這篇短文,向《主場新聞》的朋友們致意。但同時我也不免惶然,臺灣這些同樣號稱師法《Huffington Post》的網路媒體業者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作者來自風城新竹,現居臺北市,悠遊於網路、媒體與科技產業。平常喜歡看看書,寫寫字。曾任《數位時代》雜誌主編,主要關注創業、社群與行動網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