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廖正井 馬英九:天天堅守司法獨立原則

國民黨立委廖正井21日在國會議場發言。(余志偉攝)

國民黨立委廖正井20日當面質疑馬英九總統上任後,民眾對司法不信任度不斷上升。馬英九當時雖未回應,但21日他藉著與司法改革等公民團體座談時表示,司法改革是專業業務,民眾不一定了解,得自媒體的印象與實際情況不一定一致;「立委」所引用民調,在設計上也可以有所調整。

廖正井20日在「立法行政實務研討會」中引用中正大學犯罪防制系的研究報告,當著馬英九的面質疑,自他上任後,民眾對司法的不信任度大幅攀升,民眾對法官的不信任度從68%暴增到81.7%;對檢察官的不信任度從62.1%增加到76.7%,「哪個民主國家的司法人權,像我們一樣爛?」

馬英九當時雖未回應,但在21日上午與司改團體座談時,在進入座談主題「人民觀審制」前,還是忍不住大吐苦水,強調司法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在改革,民眾感受卻不深,「這是司法改革面臨的最大困難」。

馬英九說,因為司法改革是專業業務,民眾不一定了解,得到的印象大多來自媒體,與實際情況不一定完全一致,對司法永續性和獨立性有負面影響。

雖未直接提及廖正井的名字,但馬英九說,前一天下午在「行政立法業務研討會」中,「有委員」提供南部一所大學做的民調,顯示民眾對法院和檢方的信任程度都不高。他解釋,以過去警察對治安滿意度所做的調查,民眾對全國範圍的治安滿意度常常只有四成,甚至不到三成,但問到對居住縣市的治安滿意度,立刻就提高為五到六成,若再問住家附近治安情況,滿意度更可超過八成。

馬英九以此解釋,顯示對類似議題的反應與個人經驗有關,因此上述調查「在設計上也可以有所調整」,因為民眾有沒有實際接觸司法議題,感受會有很大不同。

馬英九更強調,他在五年前上任後就一直積極重建民眾對司法的信心,一方面對司法獨立的堅持絕不妥協,「在任上的每一天都堅守這個原則」,不容許外力來干預司法的獨立,也沒有灰色地帶。

此外,他也以自己曾經面臨接受偵訊時發現筆錄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經歷為例,說明他要求法務部添購設備,讓嫌疑人可以在偵訊中看到筆錄記錄,以及推動準時開庭、改善問案態度等改革。他表示,包括法官評鑑及刑事速審法等制度,都還有進步空間,希望各界能一點一滴推動司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