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菊會溫情開場 陳菊談「工業城市的悲情」

高雄市長陳菊北上與行政院長江宜樺討論高雄設石化專區問題。(林詔安攝)

高雄市長陳菊22日下午拜會行政院長江宜樺,討論高雄市氣爆災後重建情況,以及石化業未來走向。陳菊在致辭時,數度感謝中央協助及全國民眾的溫暖,並強調希望向江宜樺表達「高雄做為工業城市一點小小的悲情」,討論未來高雄石化業的未來,讓此次危機成為高雄的轉機。

江宜樺在致辭中則一再肯定高雄市府團隊不眠不休投入重建的努力,並強調中央將成為高雄市的後盾。針對工業管線的管理,江宜樺表示,經濟部將於下會期提出《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中央及地方在此基礎上共同稽查。

陳菊率領8名高市府首長赴行政院拜會江宜樺,並與經濟、交通、環保等部會首長,以及許俊逸、楊秋興兩名政務委員座談,一方面報告高雄氣爆災後重建工作,同時討論高雄石化產業未來方向。

陳菊在致辭中數度感謝中央政府、各部會及國軍協助救災,並哽咽鞠躬感謝全國民眾給高雄的溫暖。

針對此行重點、高雄石化產業未來發展,陳菊表示,高雄做為重工業城市,發生半個世紀以來最大氣爆之後,市民惶惶不可終日,因不知道地底下埋設多少管線而感到恐懼。

陳菊表示,此行希望讓江宜樺了解「高雄做為工業城市一點小小的悲情」,與中央討論高雄石化業未來何去何從,以及現有管線如何處理、在現行法律規範不夠明確的情況下,政府如何確保管線安全、透明。她表示,高雄做為工業城市,付出的代價很大,希望中央與地方能一起面對、合作,讓此次危機成為高雄產業的轉機。

江宜樺在致辭中則回應,台灣石化產業集中在高雄,在氣爆發生後,高雄市民對石化工廠較為排斥,但石化業對台灣是相當重要的產業,也提供高雄很多就業機會;對於石化業未來10年、20年該怎麼辦,高雄市民也會希望政府能拿出方法,在安全的前提下,讓產業有所發展,但又能確保不危及居民生活品質。

他更向陳菊表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就是能在面對問題時仍能有前瞻性的眼光」,拿出魄力,智慧和耐心照顧各方的需要。

至於現階段地下管線如何管理,江宜樺提出,自己在這兩周已主持2次會議,針對工業管線管理是否完善進行詳細整理;初步認為地方政府現有的《道路挖掘管理自治條例》,是可使用的法令依據,但中央層級卻對工廠區外的管線未明訂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必須加以修正。

江宜樺表示,初步決定由經濟部負責,希望在下個會期提出《工廠管理輔導法》的修正案,將工業區外的管線視為設備設施的延伸,在法律位階有基礎,做為管理權責及對業者開罰的依據。

同時,由於修法需要時間,江宜樺表示,在修法未完成前,將於今年底前由內政部建制全國公共危險物品及高壓氣體的標準,經濟部則修訂《工廠管理輔導法》的子法,屆時中央與地方可以藉此平台共同管理;中央也將協助地方政府,一起組成稽查團隊進行管線抽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