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蘇格蘭不獨立 英國也將永遠改變

即使蘇格蘭沒有獨立,英國也即將面臨改變(美聯社)

10日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排除未決定者,支持蘇格蘭續留聯合王國的比例回升到53%,雙方差距回到2個月前的相同數值。但諸多跡象顯示,即使18日蘇格蘭未選擇獨立,聯合王國也不會若無其事地回到先前的軌道。英國3大主要政黨已承諾將下放更多權力,而這不僅將影響蘇格蘭,也會在聯合王國的其他地區造成影響。

可能牽動英國憲政體制改革?

由蘇格蘭西洛錫安地區的工黨議員戴利埃爾(Tam Dalyell)在1977年提出的「西洛錫安問題」(West Lothian question),指出了英國憲政體制的一個詭異現象。在國會下議院討論蘇格蘭及威爾斯權力下放議案時,戴利埃爾質疑,一旦權力下放予蘇格蘭政府,身為一名國會的蘇格蘭代表,他就不再能影響蘇格蘭的地方事務決策;但同時,他卻能夠參與英格蘭地區事務的決策,即使這與他代表的西洛錫安地區沒有關係。

當時,戴利埃爾提出質疑的立場是反對權力下放的,因為這無疑會讓「西洛錫安問題」更加嚴重。但他的疑問卻被忽略了。然而,近年的民調已顯示,有越來越多民眾認為這個問題需要被解決。對此,保守黨表示這屬於政府決策。工黨強調自己推動權力下放的立場;自由民主黨則希望未來的地方自治能接近聯邦制度。

一個可能且直接的解決方式,是取消蘇格蘭國會議員參與純英格蘭事務的決策權。但這也會強化英蘇的隔閡感,認為彼此是兩個國家。如果蘇格蘭選擇繼續聯合,也獲得更大自治權,英國的憲政體制可能需要改革。

英國國會的蘇格蘭議席會再減少嗎?

當蘇格蘭自治議會在1998年重新成立時,西敏寺政府的蘇格蘭代表席次也相應地從72席降低到59席。因此,在允諾的權力下放完成後,這個數目可能會再縮水。

但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政治學校教授川奇(Alan Trench)認為,以權力下放的程度作為議員數目的標準,是一個「危險的概念」。川奇指出,如果地方政府掌握教育、健康等地方政策,而英國政府作成全國規模的決策,蘇格蘭沒有理由因掌有更大地方權力,而被削減諸如英國是否參戰這類的決策發聲權。

威爾斯與北愛爾蘭也會獲得更大自治權?

一份2月的民調顯示,在蘇格蘭公投效應下,希望威爾斯獨立的比例從5%上升到了7%,但超過1/3威爾斯人也希望獲得更大自治權。《西部郵報》(Western Mail)採訪主任希普頓(Martin Shipton)認為,威爾斯人會擔心一個不獨立而掌握更大自治權的蘇格蘭,會比威爾斯在經濟生產力上享有更大利多。但是,希普頓也指出,這不代表威爾斯人會堅定地支持權力下放;威爾斯人了解自己的經濟與納稅基礎相對較為薄弱,而地方擴權可能帶來更高的稅率。

由經濟層面來看,權力下放對北愛爾蘭來說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須考量補助的來源。但的確存在不少希望地方政府擴大對公司稅與航空旅客稅(APD)的稅率控制權。此外,北愛致力平衡統一派與國家主義者的參政權力,也使其難以形成像蘇格蘭民族黨(SNP)那樣絕對多數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