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走馬上任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期團隊的遴選委員會爭議不斷,身為遴選委員之一、同時也是市政顧問網路科技組召集人的翟本喬,在臉書公開資訊局長李維斌被遴選的過程。他表示,網友質疑的施振榮、童子賢、邱月香年齡過大,選擇他們的考量,在於3位的人生智慧對篩選人員很有幫助,市政團隊要的是失敗1次都不行的「企業系統」,也要似太陽花學運期間的「戰鬥系統」。
借重經驗 施振榮等3人不提名僅協助評鑑
箱子黑不黑?翟本喬坦承,過程中是1個完全沒有公開的過程,網友質疑施振榮、童子賢、邱月香3位遴選委員是否貼近年輕世代?他認為,在一個平衡委員會的運作下,這幾位累積的人生智慧,實質上對人選的提名條件和篩選有了不少幫助,如果委員會全部都是年輕人組成的話,可能反而會找到很會衝、但長期可靠度不佳的人選。
他表示,這就是 「戰鬥系統」和「企業系統」的差別,他認為,戰鬥系統,如太陽花學運期間學生使用的資訊系統,只要「成功1次就好」,而企業系統是「失敗1次都不行」,而市府要找的人,是要2種能力都具備的。
翟本喬表示,遴選委員中,施振榮、童子賢、邱月香3位前輩都表示自己和年輕人距離太遠,所以他們不提名,只尋求別人提名以及協助評鑑工作。經過2個星期、多位人選的討論後,終達成共識,除上述3位,還包括2位校長2位教授和2個年輕人,他將年近50的自己歸納在2個年輕人之一。
「智慧城市 不是架一堆sensor和WiFi就好」
翟本喬透露,資訊局長作為維護者的角色,1年只有5億多的預算,但未來的資訊局長將有一個更積極重要的角色,按照副市長林欽榮傳達柯P的構想,任務包括建立智慧政府,將政府內部作業與外部溝通更智慧化;設計智慧城市,不是架一堆sensor和WiFi就好,而是如何讓城市運作更聰明;推廣智慧市民,讓市民透過智慧機制廣泛了解、參與及影響市政。
遴選委員會在尋找人才時,以能執行上述任務為主要考量,其他條件則包括:現有位階不能太高、學識和技術能力要夠、要有實作和行政能力、貼近民眾、有自己的理想、敢改變現有規則、最好8年後還不到退休年齡。
「資訊界實力很客觀」 無論選誰委員都不會反對
第1次委員會會議同意了提名及遴選原則便各自提名,第2次會議透過交換意見初步篩選,徵詢候選人意見並補上詳盡履歷,最後1次會議委員各自發言,並以每人3票、可棄票的方式表决,第1輪投票即有足額人選得到高票支持,由林欽榮將票數、建議人選轉交柯文哲進行面談。林欽榮傳達完柯P的構想後,只傾聽與記錄,並未在會議中表達個人意見。
翟本喬表示,資訊界的實力很客觀,不容易有爭議,所以不論柯文哲選哪一位,遴選委員都不會有反對意見,最後由前逢甲大學資訊長李維斌中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