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84歲的王林起出生於日本山形縣,原名「渡部宏一」。在他5歲時,王林起與家人舉家遷至舊滿州地區(指日本過去侵佔中國東北後,製造的「滿州國」傀儡政權的所在地,現中國東北地區),而後因戰爭局勢混亂,王林起淪為遺華日僑,在中國籍養父母的培育下長大,並另起中文姓名「王林起」。
回顧這80年來在中國生根的生活,王林起說,他對中國最早的印象,是在1940年代的秋天,當時他坐在列車上往窗外看,放眼望去盡是荒涼,與位於山形縣的家鄉綠意盎然,小孩快樂捕捉螃蟹的景象截然不同,他至今仍記得看著那片荒涼想起家鄉的寂寞感。
家人相繼去世
王林起一家人搬至中國後,於黑龍江省林口縣落腳,除王林起外,家中還有雙親、2名弟弟及1名妹妹,總計6名成員。但家人團聚的時光好景不常,王林起就讀國民學校4年級時(約為1945年春天),父親被軍隊徵召,不久後就失去音訊,而一家人也在躲避蘇聯軍隊的攻擊時走散,僅剩下一名弟弟和母親與王林起同行。
■〈私は○○人〉中国 王林起さん 北京市内のマンション。車いすに座った養母の賈鳳朝(チアフォンチャオ)さん(96)の手を、王林起(ワンリンチー)さん(84)が優しく握った。https://t.co/idhJezvodD
— 朝日新聞名古屋編集局 (@asahi_nagoya) January 2, 2020
三人輾轉逃亡至位於奉天(現中國瀋陽)的收容所後,每天過著飢寒交迫的日子,母親甚至被夜襲的蘇聯士兵刺死。目擊母親在自己面前慘死的王林起,原本想追隨母親死去,但一想到年幼的弟弟無人照顧,便忍住傷心,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而後兄弟二人在路上乞討時,雖幸運地被中國家庭收養,但弟弟到了新家後卻沒從此衣食無憂,而是在不久後就撒手人寰,王林起頓時成了真正的「孤兒」。
相差12歲的母子情感
王林起的養母賈鳳朝會替他在棉被裡加棉絮,深怕其著涼,他的養父王殿臣也會耐心教導原本是日本人的王林起認字和說話;王林起則會幫忙父母哄新家庭年幼的「妹妹」,及幫忙養母做餃子。經過數月後,王林起開始慢慢適應新家庭的生活,養父母也找來算命師替他算命,將原本的日本名改為中文名「王林起」。
日本遗孤在中国的一生:大半生在画毛主席王林起小时候与父母的合影。 《我在中国75年》作者:王林起版本:西苑出版社 2016年https://t.co/5Wb9UikZJ1 pic.twitter.com/ZTT641P13O
— 中文焦点新闻 (@cnfocus) April 16, 2016
為躲避內戰波及,王林起而後進入北京的學校上學,他在新家庭中排名「老大」,隨漸漸接觸中文及中國文化,等到王林起進入中學就讀時,他已完全忘記如何講日語。王林起升上高中後,原本打算繼續升學,但因家中經濟需求,他不得已辦理休學,進入工廠工作。養父於1960年因病去世後,王林起更下定決心,要與養母二人一同撐起家計,讓弟妹過好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在學校還是職場,聽到王林起來自日本,而後輾轉被中國家庭收養的經歷,大部分人都沒有歧視或看不起他,對於這點,王林起自己也很感激地表示「我十分幸運,身邊盡是很好的人,讓我能很自然地融入中華民族之中。」
睽違40年回故鄉
國際局勢較穩定,中日邦交於1972年正常化後,多數和王林起一樣的遺華日僑,開始返回日本居住,並取得日本國籍,而王林起也在朋友的勸說之下,憑著記憶寄信給還在日本的親屬,告知自己在中國生活的狀況,幸運地得到對方想見他一面的回信。 (相關報導: 許劍虹觀點:另類老兵─與軸心國陣營站在一起的中國軍隊 | 更多文章 )
日本战争遗孤:中日都是我的祖国核心提示:王林起和一些老同事小聚,他宣布:“《我在中国的75年——二战日本遗孤自述》,已经和https://t.co/QbYMl8Q64S pic.twitter.com/0kNUoaihqq
— 史海钩沉 (@cnhistory) October 26, 2015
據說在王林起啟程前往日本前,養母賈鳳朝曾對他說:「你已經盡了你該盡的義務,安心去日本吧,就算不回來也沒關係。」聽到這番話的王林起,除內心充滿溫暖外,也告訴養母自己「絕對會回來」,而後在1981年的春天前往日本。睽違40年回到故鄉,王林起的心中除了感慨,還是感慨,想起在老家旁的小路,生母牽著自己的手,不禁開始認為自己之所以可以和現在的養父母相遇,是因為有生母在天上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