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FTA草簽 對台產業影響為何?

經濟部表示,根據草簽的英文版協定內容,中國向韓國開放稅號7428項,占稅目的91%,並占進口額的85%(1417億美元);南韓向中國開放的稅號則達1萬1272項,占稅目的92%,並占進口額的91%(726億美元)。

由於英文版協定內容厚達1000多頁,經濟部目前只對外公布初步掌握的數據,及列為貨貿談判重點的4大產業降稅細節,至於整體衝擊評估,仍待中華經濟研究院進一步分析。

若就社會較為關心的汽車、工具機、面板及石化4大產業來看,降稅幅度遠不如預期。以汽車及工具機來說,大部分皆被排除在降稅項目外,就算列入降稅項目者,要不是降稅幅度不高,便是降稅期程長,影響並不大。

而過去被喻為「首當其衝」的石化業,則依品項不同而有所差異,以幾大主力泛用樹脂來說,PVC由現行的關稅6.5%,於5年內降至最低的4.2%;PE則由現行的6.5%,於5年內降至6%;PS則由現行的6.5%分20年降至0,預估即使全部品項都完成降稅,對台灣石化業的衝擊也僅介於10億至17.16億美元之間,工業局相關官員坦言「衝擊不大」。

而面板方面,則由現行的5%分10年降稅,前8年維持5%關稅,最後分2年降為0,即第9年降至2.5%、第10年降至0,由於前8年皆未降稅,工業局相關官員認為衝擊低於過去評估。

201502226-006-SMG0035-中韓FTA對汽車、工具機、面板及石化4大產業之影響.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