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5日以公投否決國際債權人的撙節提議,包括希臘金融秩序崩盤、歐元區也難逃衝擊等種種悲觀預測,再度充斥媒體版面。不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卻在《紐時》撰文,大讚否決援助與撙節「是歐洲及其理念的重大勝利」,認為希臘投下反對票方為正確選擇。

克魯曼認為,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與其所領導的激進左翼聯盟(Syriza)在這次公投裡獲勝,但他們並非公投的唯一贏家——他認為整個歐洲都是。克魯曼說他知道大多數人怎麼看這件事,不過他認為希臘其實是遭受國際債權人的無理勒索。
克魯格上周曾經表態,如果他有資格參與這場公投,他將會投下反對票。事實上不只是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里茲(Joseph Stiglitz)也支持希臘向歐洲說「不」,因為這樣才有機會從財政撙節中脫身。

5日公投結果出爐後,克魯曼在《紐時》寫道:我們所見證的是希臘挺過了一個卑劣陣營的霸凌與恐嚇,他們不僅想嚇唬希臘人接受債權人的要求,更想讓希臘人民換掉他們的政府。現代歐洲竟發生這種事才讓人感到羞恥,要是希臘的債權人得逞,更將創下一個醜惡的先例。
克魯曼慶幸這一切並未發生,他認為「你可以不喜歡激進左翼聯盟、可以不相信希臘人真的知道他們究竟在做什麼」。問題是希臘公投的否決結果,應該被視為「對霸凌一方的民主勝利」。如果希臘選擇接受債權人的要脅,自稱相信民主的歐洲將會有好幾代人蒙羞。

克魯曼曾表示現在是希臘脫歐(Grexit)的適合時機,但是不管希臘在歐元區的去留,這場公投的意義是「民主比任何貨幣協商都更重要」。甫宣佈辭去希臘財長職位的瓦魯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也持相同看法,他6日在個人網站宣稱:「我們(對撙節提議)的否決是對一個民主理性歐洲的肯定。」
克魯曼認為希臘脫歐與貨幣貶值可能才是希臘的活路,因為撙節方案5年來讓希臘的經濟陷入更深的泥淖,他也強調希臘公投的民主意義。克魯曼曾指出,如加拿大與冰島等撙節成功的國家,都祭出幣值貶值才得以提振經濟,問題是希臘根本沒辦法這麼做。
史蒂格里茲:希臘應當用公投掌握自身命運

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里茲同樣在公投前主張向撙節說「不」,因為對「援助方案投下贊成票就等於支持經濟蕭條」。這位新興凱因斯學派的大將6月29日投書《衛報》,他認為這場經濟危機與公投在權力與民主範疇的重要性更甚於金錢與經濟。
史蒂格里茲說,歐元區的「三駕馬車」(troika,即歐洲執委會、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已經讓希臘執行了5年的紓困與撙節計畫,其結果是GDP縮水25%、青年失業率高達60%,他不解為何撙節已經有如此災難性的後果,還要堅持希臘繼續吞忍,並要求在2018年之前達到相當其3.5%GDP的預算盈餘。

史蒂格里茲說,全世界有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如此不合理的「援助」幾乎等同「懲罰」,因為要是接受方案,希臘的經濟顯然將會繼續沈淪。而且希臘過去5年獲得的援助,幾乎都進了國際債權人(如德國與法國銀行)的口袋,希臘政府真正分到的杯水車薪,根本無濟於事,卻為了保護其他國家的銀行體系付出高昂代價。
史蒂格里茲也發出跟克魯曼類似的質疑:歐洲不是講民主嗎?為何就歐洲領導人要抵制公投,就是不願意多寬容希臘幾天,非得逼迫希臘就範?希臘人民今年選出一個打著「反撙節」旗號的新政府,問題是如果齊普拉斯履行政見,就勢必要拒絕債權人開出的條件。希臘政府讓人民有機會自行衡量得失,此時人民的正當性與歐元區的政治訴求便發生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