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於美國時間1月7日開幕的CES 2020展中,以「AI智慧新生活」為主軸,展出9大創新人工智慧技術,展現工研院整合大數據及AI人工智慧的下世代美好生活情境。
9項AI創新技術,凸顯台灣開發創新智能系統傑出能力
美國CES展是全球年度科技趨勢指標的前哨戰,一連四天預計將吸引全球各國超過近4500家廠商揮軍搶灘科技新商機。工研院此次展示9項AI創新技術,包括Digital Health (數位健康)、AI & Robotics (智慧機器人)、Display Tech(顯示器)三大類相關產品,透過情境式的互動體驗,展現在經濟部科技專案支持下,台灣在創新智能系統開發上的傑出能力。
工研院表示,在Digital Health (數位健康)領域包含「PECOLA樂齡陪伴機器人」,就像家具型的陪伴管家;「複合式智能穿戴系統」是穿著走的疼痛舒緩好幫手;「智慧睡眠科技」,免穿戴裝置就可減緩呼吸中止症狀;「GenkiCam嬰兒照護用嵌入式深度學習相機」是新手父母的育兒神器。在AI & Robotics (智慧機器人)領域有「雲端遊戲模式」,手遊免下載還更高速更安全;「行動式手臂機器人系統」可輔助人類生活及輕工業的服務應用;「驅控模組機械手臂」小小大力士可舉本體一半重量;「機器人觸覺感測」可讓人機協作更安全。還有Display Tech(顯示器)的「Micro LED 顯示屏」,開啟視覺饗宴極大化。

CES 2020「智慧未來主題館」工研院發表的亮點技術如下:
工研院打造「PECOLA樂齡陪伴機器人」,運用環境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技術關懷獨居長者,並彙集資訊給子女,達到長輩與子女間找話題、建溝通等目的。其功能包括運用深度學習技術偵測跌倒事件,主動撥號給子女建立雙向視訊,提升居家安全;透過影像辨識技術分析獨居老人飲食菜色,比對進食前後餐點差異歸納飲食概況;可用WiFi訊號偵測睡眠期間呼吸率,觀察老人睡眠與生理狀況。上述生理資訊皆會彙整成報表傳送到子女手機,一目了然掌握長者之睡眠、飲食、情緒、活動力等生活起居相關資料。
觀察現有呼吸量測儀器多為接觸式設備,工研院提出一套在睡眠期間減緩呼吸中止的技術,透過低功率的WiFi設備,使用者躺在床上無需配帶任何接觸式/穿戴式裝置,並將充氣墊放置於枕頭下方,在偵測到睡眠者停止呼吸時,床下的呼吸偵測裝置會對枕下充氣墊充氣,讓頭部輕微移動解決呼吸道阻塞,讓睡眠者恢復呼吸。目前技術已通過人體六大睡眠姿勢的檢測,呼吸正確率已達99%,已與國內知名睡眠中心合作。 (相關報導: 首批使用團隊!3000萬「4DViews」攝影系統助攻 九天戰鼓融合3D影像打造未來世界 | 更多文章 )
工研院打造GenkiCam(元氣相機)嬰兒照護用嵌入式深度學習相機,是一款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相機,能偵測嬰兒口鼻遮蔽及吐奶等危險事件,協助新手父母,同時陪伴寶寶一起健康成長。GenkiCam以50萬張以上的人臉圖像,運用人工智慧,以高效率DNN演算法進行AI模型的訓練,發展人工智慧物聯網相機的技術,能辨別嬰兒表情與行為,偵測嬰兒口鼻遮蔽及吐奶等危險情況,辨識率達95%以上;還能偵測嬰兒心率及呼吸頻率,並即時傳訊息給家長及照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