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遭府院指責為洩密者的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如今獲國民黨中央青睞而搖身變為立委參選人。對於國民黨公開為張顯耀的清白背書,知情人士表示,希望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提名張顯耀之前,「已經知道他做過哪些事」;透過選舉,張顯耀做過的事,「終將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選舉過程造成的影響,國民黨也只能承受。
國民黨決定徵召張顯耀參選區域立委,面對外界質疑張顯耀曾遭指控於擔任兩岸談判代表時,將機密洩露給對岸,國民黨中央及朱立倫公開為其清白背書,更傳出宣佈徵召前已向馬英九總統報告。但據了解,在國安會擔任諮詢委員的王郁琦,在黨中央正式宣佈前並不知情。
對於徵召張顯耀可能引發的政治衝擊,知情人士說,希望朱立倫在提名張顯耀前,已經知道他做過哪些事,才決定提名張顯耀;因為在選舉過程中,洩密案將再次受到人民檢視,而選舉對手也勢必全力檢驗張顯耀案。
知情人士說,張顯耀做過的事,「終將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若因此在選戰中對執政團隊造成衝擊,決定徵召的朱立倫和國民黨也只能承受。
雖然洩密案在不起訴處分後並未公開內容,但根據了解調查過程的人士透露,張顯耀當時除了被指控在談判前將我方情資提供給對岸,更涉及透過一名張姓台商安排,在正式會談外密會中方高層。
而一名熟知當初洩密案內情的人士則透露,張顯耀當時身為談判代表,在兩岸談判前透過台商將我方資料傳給對岸,法律上不起訴是一回事,但人民勢必透過選舉再次檢驗。
檢察官在今年2月對洩密案做出不起訴處分後,對海陸工作團隊士氣,帶來相當程度的打擊。這名知情人士表示,依該案檢察官的法律見解,張顯耀洩露給對岸的資料,就算未符合《國家機密保護法》的刑事要件,不被視為國家機密,「但至少是公務機密」,一樣觸犯洩密罪,要負起刑事責任。
這名人士更指出,雖然檢察官認為張顯耀所洩露資訊並非機密,自己卻將此案的不起訴處分書列為「機密」,相關人士不得對外透露,以致外界仍無法得知此案內容;對於檢察官的法律見解,陸委會及相關人士雖然尊重並接受其結果,卻很難認同。 (相關報導: 張顯耀獲國民黨徵召 王郁琦:他過去行為將再受人民檢驗 | 更多文章 )
他更指出,張顯耀當時身為政務官,竟然接受南部某財團供養的助理和司機,人民能否允許政務官有此行為?而洩密行為是否傷害國家利益、危及國家安全?這些問題,人民自會做出選擇,「不管結果如何,就只能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