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北地區近日飽受嚴重霧霾所苦,京、津、冀、晉、魯、豫普遍出現嚴重污染,幸好12月1日入夜後冷空氣報到,在擴散條件改善之下,空氣品質明顯好轉,北京市環保局也在12月1日24時正式解除代表嚴重空污的橙色預警。

《澎湃新聞》稱,北京市先是於11月27日14時發佈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11月29日10時,又將黃色預警提升至橙色預警。這一波空污橙色預警在持續62個小時後正式解除,籠罩北京城的霧霾在持續5天後也迅速消散。許多北京網友紛紛上傳照片,台灣歌手劉若英也在微博上說「北京天上的星星終於出來了」 。


北京市氣象台表示,冷空氣前鋒於1日11時抵達內蒙古中部及山西東部一帶,附近地區的能見度已明顯好轉,冷空氣從1日晚間開始影響河北西部地區,夜間以後影響北京地區,霧、霾天氣將自西向東逐漸消散。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表示,霧霾前大氣中可容納污染物的「混合」層高度約幾公里,霧霾時「混合層」急劇壓縮為幾百公尺,擴散空間垂直驟減,相當於體積減小、密度增大,因此污染濃度瞬間飆升。 (相關報導: 巴黎氣候峰會開幕日 霧霾封鎖新德里、北京空污爆表 | 更多文章 )

新華社稱,今年是有歷史統計以來的最強「聖嬰-南方震盪現象」年,11月華北地區多次強降雪,融雪導致地面溼度接近飽和、溫度降低,而中層大氣同期顯著回暖,空氣在垂直方向「上熱下冷」致流動性降低,華北地區大範圍處於「高溼度」「低風速」「強逆溫」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助推了污染持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