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生物化學大師 桑格與世長辭

桑格曾經在1958年及1980年兩度榮膺諾貝爾化學獎,是至今唯一締造這項記錄的科學家(取自網路)

有「基因體學之父」之稱的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Frederick Sanger),19日在英國劍橋於睡夢中病逝,享壽95歲。桑格曾經在1958年及1980年兩度榮膺諾貝爾化學獎,是至今唯一締造這項記錄的科學家。桑格於1918年8月13日出生於英國格洛斯特郡,父親是一位醫生。他畢業於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原本打算研究醫學,後來對生物化學產生興趣,致力於蛋白質與DNA序列研究。1955年,桑格將胰島素的胺基酸序列完整定序出來,同時證明蛋白質具有明確構造。他利用自己新發現的「桑格試劑」將胰島素降解成小片段,再與胰蛋白酶混合,進行分析。這項研究讓他單獨得到1958年諾貝爾化學獎。1975年,桑格研發出「鏈終止法」(chain termination method)來測定DNA序列,這種方法也稱做「雙去氧終止法」或是「桑格法」。兩年之後,他成功定序出Φ-X174噬菌體5000個鹼基的基因體序列,這是科學家首次完成完整的基因體定序工作。這項研究後來成為人類基因體計畫的關鍵,也讓桑格1980年再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獎歷史上,只有居禮夫人(Marie Curie)、鮑林(Linus Pauling)與巴丁(John Bardeen)與桑格曾經兩度獲獎,但只有桑格兩度拿下化學獎。桑格於1982年退休,英國惠康信託基金會和醫學研究理事會於1993年為他成立了桑格中心(Sanger Centre),後來更名桑格研究院(Sanger Institute),是全球基因體研究的重鎮。桑格對當代分子生物學貢獻厥偉,但謙沖為懷,風範深受科學界景仰。他經常說:「我只是一個在實驗室裡亂搞的傢伙。」但是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前任執行長布萊克莫爾說:「桑格是20世紀英國科學界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