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兩會:經濟挑戰、台灣大選結束、人口危機──BBC關注的焦點是什麼?

2020中國兩會(AP)

中國將在3月4日和5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即俗稱的「兩會」。

今年將公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任內首份《政府工作報告》,隨著「兩會」在即,中國領導人正面臨一些壓力,包括是否推出政策保障經濟潛力。

經濟

近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備受關注,包括全年經濟增長的目標,在新任領導人的帶領下,會否有新的經濟復蘇計劃。然而,普遍認為,中國會將GDP(國內生產總值,亦稱國內生產毛額)增速目標維持在5%。

早在全國「兩會」舉行前,中國各地方政府已經舉行地方「兩會」,陸續公布了2023年的經濟發展情況及2024年的GDP增速預期目標,大體維持在5%的預期目標;然而,在農曆新年前,中國股市面臨股災,此後政府出手救市才有所反彈。

而在出台的數據中,有一半的省級經濟體未能達成2023年GDP目標。有專家認為,估計今年仍然會與上年的預期一樣,預計是5%左右的增長目標。

中國人民銀行。(美聯社)
中國人民銀行。(美聯社)

《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經濟高級分析師徐天辰向BBC中文表示,外界一致的估算反映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挑戰非常多,短期包括房地產以及債務問題等,長遠則有中美關係、人口挑戰等。

徐天辰指,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財政事項是今年赤字率有機會比較高,達到3.5%的水平,預期政府有機會發行特別國債,令整體赤字率再度提高,因此2024年的經濟增長能否符合預期,要視乎中國政府的財政支出。

另一個就是青年就業的問題,中國在去年8月暫停公布青年失業率,被批評是「掩耳盜鈴」,至年尾才公布數據,當時16到24歲青年失業率大幅降至14.9%,但仍比總失業率高企。

徐天辰表示,這方面的工作備受關注,有關問題比較長期,即使去年的工作報告有提到,但估計青年就業問題不會有太大改善。

他還指出,在疫情時,中國擴招了研究生,這幾年會陸續畢業,加上技術職位的培訓不多,仍會令青年失業率高企,估計當局會繼續發動國企增加短期就業職位等政策措施。

政治

去年的會議是政府換屆的時間,產生了新一屆中國領導人,而今年的會議上,外界關注被免除職務的前外交部長秦剛及前國防部長李尚福的繼任人。

在2月下旬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中,常委會公告的罷免及辭職名單中出現了秦剛的名字,至於李尚福,也從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委員名單中被移除。

「兩會」向來是中國政治層面的大事,而在「兩會」前夕,上述二人再被除名,外界預測「兩會」可能再次公布新的中共高官人事調整,此舉亦將影響中國處理國際關係的方向以及態度。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國際關係系教授朱志群對BBC中文說,這次人大會議期間很可能有人事方面的宣佈,特別是新的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

2024年2月16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美聯社)
2024年2月16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美聯社)

外交與兩岸

按照慣例,「兩會」期間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會交代來年的外交工作。 (相關報導: 當加薩民眾因搶食喪命、被迫無麻醉截肢 CNN揭以色列限制這些救命物資運入 更多文章

過去一年,中國的外交和國防人事出現重大變動,上任僅數月的秦剛及李尚福被免除職務,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重新接任外長、謝鋒則接任駐美大使,防長則於今年初由非中央軍委委員的海軍前司令員董軍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