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支離破碎,淪為權貴的玩物:《自由主義為什麼會失敗》選摘(1)

作者指出,自由主義之於現代美國人,就像水之於魚。(資料照,美聯社)

人類在大約五百年前想出了一種政治哲學,試圖在不同的社會基礎上建立相同的政治模式,並於大約二百五十年前,在新生的美國進行實驗。這種政治思想相信,個人一出生便具備若干權利,可以創造並追求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因此它將政府的責任限縮於「保障權利」,以自由市場經濟體系開拓出實現個人夢想願景的空間,藉此盡量保障每個人的自由。它認為政治的正當性來自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這種契約無論先來後到的成員都能簽署,並藉由自由公正的代議選舉來不斷追認。實驗結果顯示,法治、司法獨立、有效率的有限政府(limited government)、負責任的公職人員、再加上自由公正的選舉,讓這種政治秩序極為成功。

但到了今天,大約有百分之七十的美國人認為國家正在倒行逆施,一半的人認為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下一代的財富與機會,都將比前幾代更少。每個政府機構所做的調查,都顯示公民愈來愈不信任政治;選民無論光譜是左是右,都認為政治已經淪為權貴的玩物。原本精心設計,用來維繫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正當性的選舉制度,如今成了上流社會操弄民眾、中飽私囊的證據。美國的政治體系顯然已經支離破碎,社會結構已經分崩離析,貧富差距無限擴大,虔信者跟世俗者的敵意漸趨尖銳、對於美國在國際間角色的看法也嚴重分歧。美國的富人繼續擠進幾個特定都市,無視其他地方的人如何生活;愈來愈多基督徒覺得這個國家已經成了強弩之末的羅馬帝國,開始像中世紀本篤會(Benedictine)一樣不問世事在家隱居。各式各樣的跡象都顯示,美國有很多問題。愈來愈多的聲音警告,這個共和國的末日即將在眼前展開,即將被那些尚未命名的政權取代。

自由主義的規劃創造者做出的每個承諾,如今幾乎全都破滅。自由主義國家的控制之手,如今幾乎伸進了生活的每個層面,政府變成了某種無法控制的遙遠權力,永遠都在推動「全球化」大業,讓升斗小民更加無力。唯一沒有被侵犯權利的,似乎只剩下那些財富和地位多到可以保護自己的人。但即使是這些權貴的財產權、選舉權、影響代議士的能力、宗教自由、言論自由,以及個資與住所的安全,也不斷被法律與科技的進展所侵蝕。如今的經濟陷入菁英主義(meritocracy),讓既得利益者的優勢在子孫中不斷延續,用教育體系把人分成贏家與輸家。自由主義的願景與實施出來的現實愈差愈大,逐漸失去了人們的信任,讓人開始懷疑它只是一場騙局。 (相關報導: 風評:海巡撞翻的正是管碧玲口中「兩岸善的橋梁」 更多文章

自由主義失敗了,但不是因為它做得不夠,而是因為它貫徹了理念。它的失敗,正是因為它的成功。自由主義愈是「完全實現」,它的內部邏輯與自我矛盾就愈加明顯,它的意識形態落實得愈為具體,願景就愈是扭曲變形。自由主義這種政治哲學,希望使世界更加平等、讓各種文化與信仰多元並存、維護人類尊嚴、當然還有增進人類自由。但它在實踐中呈現的,卻是加劇了不平等、使世界變得更加同質統一、使肉體與精神共同墮落、使人們愈來愈不自由。幾乎可以說,它達成的巨大成就,全都是它要盡力反對的東西。但這些不斷擴大的災難,不是因為自由主義做得不夠,而是因為它成功了,成功到瘡痍滿目。如果我們看到這些弊病,就希望採取更加自由主義的措施來醫治,注定會火上加油,注定會釀出更嚴重的政治、社會、經濟與道德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