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活到一百歲有何秘訣?良好習慣、知足常樂,還有「長壽基因」

2007年,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大膽玩高空跳傘(AP)

如果你想活到100歲生日,光靠健康的習慣是不夠的。

科學研究越來越清楚地表明了基因對於長壽的作用。研究衰老的專業人士表示,充足的睡眠、運動和健康的飲食等習慣可以幫助你預防疾病並延長壽命,但如果說要活到90歲以上,基因就開始發揮決定性作用了。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有些人會認為:‘如果我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健康飲食,堅持運動,我就能活到150歲。’這種想法真的不正確,」非營利性科學機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Gerontology Research Group)的研究團隊負責人羅伯特·揚(Robert Young)指出。

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醫學教授托馬斯·珀爾斯(Thomas Perls)領導了新英格蘭百歲老人研究(New England Centenarian Study),這項研究從1995年開始追蹤百歲老人和他們家族成員的情況。他說,你是否能活到90歲,其中大約有25%是由基因決定的。他估計,活到100歲,基因所起的作用大約佔50%,活到106歲左右,基因的作用就要佔到75%。

了解某些人長壽的原因對我們其餘的人也很重要。美國衰老研究聯合會(American Federation for Aging Research)主席詹姆斯·柯克蘭(James Kirkland)博士表示,正在進行的針對高齡老人的研究可能有助於提供一些真知灼見,最終用於開發藥物或確定生活方式可以做出哪些改變,從而幫助人們活得更健康、更長久。

誰能活到100歲

百歲老人在美國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預測,2023年,美國大約有10.9萬名百歲老人,高於10年前的6.5萬人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幾十年來醫學和公共衛生條件的進步。

儘管預期壽命有所下降(到2021年降至76.4歲),但珀爾斯估計,大約20%的人口擁有長壽的基因構成,如果他們也能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活到100歲。

百歲老人不僅壽命更長,而且數據顯示,他們能夠比一般人群在更長時間內避免或延遲與年齡相關的疾病,比如癌症、癡呆和心血管疾病。在新英格蘭百歲老人研究項目的參與者中,15%的人是「避免者」,也就是在100歲時沒有明顯疾病的人;大約43%的人是「延遲者」,也就是直到80歲或之後才患上與年齡相關疾病的人。

97歲的查克·烏爾曼(Chuck Ullman)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州紹森歐克斯的一個退休社區。他說,除了最近一次電動車事故造成的右肩酸痛之外,他沒有任何健康問題。他並不渴望活到某個特定的年齡,而是希望身體感覺良好的狀態盡可能地長久,可以做他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做木工活、參加政治討論小組、和朋友們共進晚餐。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OpenAI執行長的半導體大夢!籌集比蘋果市值還高的鉅額資金,讓台積電數年內興建「數十間」晶片廠 更多文章

烏爾曼說:「這裡有350位居民,他們全是我的朋友。」他還和結婚77年的妻子貝蒂(Betty)共度時光。「我的目標是享受接下來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