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總統大選:揭密影響台灣政治的海外因素—台美人

北加州信賴台灣後援會於昨(18)日舉行授旗誓師大會,有超過百位旅居北加州的台灣僑胞前來力挺,表達對賴清德的支持。(賴清德競選辦公室提供)

「她(蕭美琴)在美國三年一事無成。一點作為都沒有!從進口食品,還有疫苗及武器採購,她可以說對美國的商業或政界唯命是從,根本沒有以台灣的立場跟美方bargain(斡旋),一點成績都沒有。」

這是來自美國北美台灣移民非政府組織 (NGO)「北美台灣同鄉聯誼會」(TBAA 聯誼會)的王維的說法。住在北加州的王先生1980年代在台灣大學畢業便赴美留學,隨即在美國從商,家人也都移民美國。雖然人在海外,但他與聯誼會對台灣政治一直都很關注,他也曾擔任台灣行政院「僑委會」的僑務委員,目前還是該會2012年成立的另一非營利組織「草根外交委員會」(Grassroots Diplomacy Council)的核心成員。

不過,這廂王先生對蔡英文主政下的台灣外交表達批評,那廂則有一群「台派」(立場支持台灣本運動及主權獨立)的「台美人」(Taiwanese Americans)正在強力動員,為今年大選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及副手搭檔蕭美琴拉票。去年夏天,「海外信賴台灣後援會」在北美組成,成立大會有近千名台美人參與。該後援會召集人樊豐忠醫師告訴BBC,蕭美琴擔任台灣駐美代表,台美關係越來越好,「連國民黨人都沒有批評」。他又說,自己與賴清德相識多年,賴先生是個清廉且台灣認同清晰的政治人物,因此會將手中的票投給後者。

Taiwanese supporter wave flags, sing, and yell as they wait for Taiwan President Tsai Ing-Wen to arrive at The Westin Bonaventure Hotel on Tuesday, April 4, 2023, in Los Angeles, CA.
 

不同立場的台美人團體在美國發展數十年,隨著美國政黨輪替以及對華對台政策的變化,他們多年來分成宣揚台灣本土文化、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台派」,以及「反台獨」並堅守國民黨創始人孫文「三民主義」的「中華民國派」。雙方雖政治立場迥異,但同樣策略性地與美國政壇往來,時常遊說國會議員及智庫,提出對台灣本土及台灣移民友善的政策。他們的遊說成果,也慢慢積累成政治實力,這些團體也因此成為台灣各政黨需要合作的對象。

觀察此議題,美國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Thomas)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接受BBC採訪時表示,嚴格來說,台灣移民針對統獨議題的變化,與台灣社會的變遷是連動的。他說:「老一輩統獨兩派分立;年輕一代的台灣移民不支持統一,但不代表他們就支持綠營(民進黨)。」同樣來自台灣的葉教授補充解釋稱,這幾年來因為美中關係跌宕,懷抱兩岸統一、或懷抱「大中國情懷」的僑團就相對比較安靜。

涇渭分明的「中華民國派」與「台派」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2021年的調查,至少有約69萬「台美人」(Taiwanese Americans)生活在美國。移民美國歷史超過半世紀,隨著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及兩岸關係變遷,台灣移民在地緣政治及美中台三角關係演變的過程中,分化為「台派」與「中華民國派」。

不同政治立場的台灣僑社成員,以及更大範圍的在美台灣裔人士中,仍有不少人持台灣護照,有台灣大選的投票權。 (相關報導: 中國的「台灣惡夢」成真:三黨候選人都不願親中,習近平該怪誰? 更多文章

根據公開資料,北美老牌的三大僑社分別是中華會館(CCBA,又稱中華公所)、台灣同鄉會(TAA)以及台灣同鄉聯誼會(TBAA)。其中,「中華會館」成立於1882年,最先由清代中國移民(華僑)組成的社團,分佈在舊金山及芝加哥等地。中華會館過去堅定支持中華民國,但現在情況有一些變動,內部有會員轉向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鄉聯誼會」被視為立場親藍的僑社,1978年成立。該會強調「中華民國」及「反台獨」,傾向自稱為華人。而1970年成立的「全美台灣同鄉會」則被視為「親綠」的僑社,以抵抗台灣蔣家威權體制起家,並強調「台灣」主體意識,多數成員自稱為台美人,也普遍使用台語。不過,根據一些北美僑胞說法,也有一些人因為私交或各種需求,具有不同會籍,或往來不同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