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不合的人可以在一起嗎?比起個性、家庭、經濟條件,這3件事更能判斷他是不是對的人

「三觀」不合的人可以在一起嗎?(示意圖/取自Pixabay)

自從我開始承接感情諮詢工作以來,便經常聽到一些奇怪的分手理由:

「我是一個絕對理性的人,而對方很感性,我們容易性格不合,生活在一起肯定不浪漫、不開心,還是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與精力了。」

「我很看好他,他也是很好的人,值得讓人託付終身,但是我們不能在一起,因為我的父母不喜歡他的父母,他們﹃三觀﹄不合,肯定相處不來。」

「我的社群軟體的朋友圈裡都是高學歷的人,每天發布的內容都很有深度,而他的朋友圈卻都是些普通人,轉發的文章都是搞笑梗圖或笑話,一點內涵也沒有,我們差距太大。」

「我喜歡看驚悚恐怖類的電影,他喜歡看治癒溫情類的動漫,我們在個人喜好上有這麼大區別,說不定在其他事情上的問題會更嚴重。我一想到這些心裡就不舒服,他肯定不是我生命中對的人。」

「雖然我媽只是超市員工,但是我們家在都市,他們家在鄉下,我們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長痛不如短痛,還是不如就此別過,再也不見吧。」

「他是個脾氣好、能力強的人,但家裡條件不是特別好。雖然我嬌生慣養、脾氣差,但我是家裡寵的小公主,我覺得自己還能找到比他更好的人。」

最後,這些人將分手理由通通歸咎於「三觀」不合,朝對方喊話必須一拍兩散。本來分手是令人難過的事,但他們的分手理由讓我深夜笑出聲來。

有一說一,將生活喜好或消費習慣的不同上綱到「三觀」這個層次來對待,未免有些愚昧。當然,這些人若是能夠意識到這種做法的荒謬之處,也不至於讓感情以如此啼笑皆非的方式結束。

真正的「三觀」不合是源自眼界、行為準則以及人生態度的不同,而不是什麼性格不合、家庭條件不合、朋友圈不合、興趣愛好不合、掙錢能力和花錢欲望不合。我舉兩個例子,看看真正的「三觀」不合是什麼樣子,以及生活習慣或生活方式不同又是哪種情形。

第一個例子

一對異地戀情侶,女生在餐飲業工作,下班時間特別晚;男生每天都要等她到淩晨,只有聽到她一句「親愛的,我到家了」,他才能安心地去休息。有天,女生做夢夢到男生提分手,她哭著打電話給男生來確定真假。按理說喜歡到這種程度的兩人在一起只會幸福,生活裡也不會有太多吵鬧。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也會吵架,最生氣的時候連手機都能拿來摔。

有次吵架的起因是兩人爭論一個問題不休:「社會上有那麼多壞人,應該拿他們怎麼辦?」

女生認為世上沒有天生的壞人,他們做錯事很多時候是因為生活所迫,情有可原,所以要寬容他們。

男生卻認為不管這些人做錯事背後有什麼苦衷,犯錯就是犯錯,必須要付出代價,不然那些因為壞人而受傷的人怎麼辦?難道他們不委屈?針對這個問題,男生和女生爭執不停,都堅持自己的想法。討論到最後,以兩人的冷戰告終。這對情侶不管多相愛,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還是會爭論不休。

這個例子裡的不合屬於「三觀」之一的價值觀,是人們用來認定事物、判別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平日裡因為價值判斷迥異而大吵大鬧的事不在少數。至於另外的「兩觀」分別是與人生目的和意義有關的人生觀和與眼界及閱歷有關的世界觀。 (相關報導: 另一半值不值得長久交往,看三觀就知道!問他5個問題,就知道你們到底合不合 更多文章

第二個例子

男生很愛女生,把她寵成公主,即使窮到只剩下一百塊錢,也要花九十九塊到女生身上的那種寵。男生天天想著應該怎麼樣照顧女生,怎麼樣讓她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