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淳觀點:雙柯恩仇記

筆者相信,雙柯之間的交情,未必是因利、因勢、因權而生,只是後來因政治立場的趨向不同,而各走各路。(資料照,民眾黨提供)

人與人相交,無論是情人關係或朋友關係,都難免會有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的的情況,一見鍾情、傾蓋如故,固然可以成為佳話;而白頭似新、凶終隙末,則不免令人引以為憾。清朝詩人納蘭性德的〈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就摹寫得十分真切而深刻。

隋朝大儒王通說,「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人際往來,常是無非利、勢、權、情四個字而已,但是,時勢變易,人情流轉,利勢權情,也往往因之而有所變化,初非始料所能及。因此,王通特別強調,「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真心誠意,才是維持情誼的長遠之道,這也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但是,所謂的「真心誠意」,事實上是很難判斷的,交誼斷裂的人,通常不會認為自己是虛情假意的,而且一定會宣稱「我本將心託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將一切的咎責,歸諉於對方。但實情究竟如何,只有自己本人才是心知肚明的,外人視之,如霧裡看花,卻難免因個人好惡而有所偏袒,當然是不可能公允的。

在台灣政壇上,「雙柯」――民眾黨的主席柯文哲與民進黨的「萬年總召」柯建銘,最近正上演著一齣所謂的「柯柯恩仇記」,可以說道盡了政壇人物交情的「醜態」。

柯文哲與柯建銘同為新竹人,更是新竹中學前後期的校友,竹中校友的情誼,眾所周知,向來都是非常深厚的。柯文哲當台大醫師期間,常有新竹鄉親請他協助,而柯建銘時為新竹選出來的立法委員,亦願意多所襄助,故兩人互動頗多,從而建立起了交情。

20231201-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左)1日於立法院議場內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右)交談。(鍾秉哲攝)
柯建銘在新竹當立委時與柯文哲互動頻繁,也從中建立起兩人友誼。(資料照,鍾秉哲攝)

柯文哲本是政壇素人,2013年,由於民進黨派不出恰當的人選,以與國民黨的連勝文競爭台北市長,而此時柯文哲正因其導進「葉克膜」的技術,聲譽鵲起,且政治立場上屬「墨綠」的一塊,因此,遂通過民調的對比,決意推出柯文哲以無黨籍名義出征,以免台北市長寶座落入國民黨手中。

柯文哲無財無勢無人脈,基本上全靠民進黨為其拉攏金主、建立人脈,並派競選團隊進駐,全力輔選。此時的柯建銘在民進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累積十數年的選戰經驗,更是民進黨輔選的重要角色,柯文哲所欠缺的金主,幾乎都是由柯建銘中介聯繫,因而獲得了許多資源,也因此兩人關係日益密切。

2014年,柯文哲市長競選獲勝,但等於是初入政壇的「雛鳳」,還摸不太清政治圈中的許多眉眉角角,便經常親赴柯建銘立委辦公室,向這個政壇「老鳥」請益,而柯建銘亦有聞必報,多所佽助,兩人的關係水乳交融,更進一層。2015年,柯建銘為了選舉新竹市立委,出了一本《大局‧承擔》作宣傳,柯文哲還特別替他寫了一篇〈應該要還給他一些公道〉的推薦序,代柯建銘「喬事天王」的污名伸冤,並強調「歷史會還他一個公道」,也算是投桃報李,出了一臂之力。 (相關報導: 侯友宜喊重啟特偵組 民進黨再提馬王政爭:根本是在羞辱王金平 更多文章

2018年,柯文哲與民進黨漸行漸遠,雙方理念不一,衝突日起。其後柯文哲成立台灣民眾黨,正式與民進黨分道揚鑣,並確立了民眾黨為第三大政黨的地位。柯文哲從「墨綠」轉成「白色」,更站在監督的立場,對民進黨的施政多所批判;但是,雙柯雖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場,並未真正損傷到個人的情誼,還是有所往來。

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5 日出席勞動政策記者會。(柯承惠攝)
柯文哲與民進黨理念不合,因此選擇退出。(資料照,柯承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