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育平觀點:遠望系列航天測控船的部署

中國政府的太空事業包括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製作發射與回收。示意圖。(資料照,AP)

根據中國時報本月24日報導,陸造遠望級新艦,飆升海上情資支援力。報導中說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近公開的衛星圖像顯示,中國江南造船廠正在打造一艘先進特殊用途艦。中國官方消息人士說,這艘新艦為遠望級,並大讚它是有雙重作用的綜合海事平台,將大幅提升中國的海上資訊支援能力。

CSIS在報告中深入探討了這新艦的細節,據悉它配備了最先進的電子設備、感測器和天線,得以讓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追蹤衛星、火箭和飛彈發射。

那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遠望級是什麼船?跟中國海上情資支援力有什麼關係?其實這是一支不屬於解放軍海軍,也不是中國海警,亦非中國海事局之海巡船隊,而是隸屬於「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的船隊。

    其基地名稱為「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為中國唯一的綜合性遠洋航天測控單位,也是中國海基衛星測控網的一份子,為中國的各類航天航空器——如神舟、北斗、天問等太空飛行器之發射任務提供追蹤測控服務。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政府的太空事業包括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製作發射與回收、天宮太空站設立與維護、神舟系列載人太空船之生產製作發射與回收、天舟系列無人貨運飛船之生產發射回收,中國探月工程之嫦娥系列登月飛船、天問系列火星探測飛船與未來小行星防禦計畫等等,表面上是由兩大國有企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來負責裝備的生產與操作,其實解放軍火箭軍的各型東風系列彈道飛彈,也就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所生產,這樣說來也可以說他們是兩家超大型的國營軍工廠,無怪乎也列名美國科技制裁的名單上。

   1960年代東風系列彈道飛彈家族「東風-1與東風-5」開始出現,在東風-5號彈道飛彈基礎上誕生的「長征-1號運載火箭」搭載東方紅一號衛星也在1970年上太空,由於此類洲際彈道飛彈射程太長,距離遠超過中國本土範圍,但地球是有曲度的,遠一點的地方信號收不到,因此往遠距試射時必須有特殊船隻在飛彈預定落海處進行追蹤測量,或者中國的太空載具在太空中飛行時,必須要有位在地球其他時區的地表控制站給中國的太空飛行器下指令或進行手動操控;加上後來中國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不管是發射衛星還是載人太空船,等到他們回歸地球落地時,也必須有地面監控站在世界各角落提供支援並第一時間接出太空人,而中國又不像美英法等老牌殖民列強在世界各地有海外領地或海外基地,因此就催生了這支航天遠洋測量船隊的出現與壯大。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位在江蘇省江陰市,其隸屬的測量船以「遠望」系列命名,之前生產的遠望1號、2號、4號都已經退役;遠望3號、5號、6號、7號、21號、22號則都還在現役中。其中遠望-21、遠望-22兩艦為運載火箭運輸船,其他的則是遠洋測量船。目前江南浦東造船廠正在興建遠望-8號最新遠洋測控船,就是文首新聞報導,與福建號航母靠在一起建造的那艘大船。 (相關報導: 福斯要在中國推出平價電動車:70萬台幣的小型車款,預計2026登場 更多文章

遠望22號運載火箭運輸船,中國新聞社,公有領域。(作者提供)
遠望22號運載火箭運輸船,中國新聞社,公有領域。(作者提供)

以遠望6號來看,遠洋測量船船長222.2公尺、寬25.2公尺,滿載排水量25,000噸,續航里程18,000海浬,抗風能力達12級,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獸,與一艘輕型航母的身量也差不多了。但船身雖大卻沒有武裝,必須由海軍派艦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