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碳排,90%來自這個製程!業界研發4個減碳方式,一種新型水泥甚至會吸碳

巴哈馬新創Partanna使用鹵水與爐渣研發新型態水泥,製造過程會吸收空氣的二氧化碳。(圖/Partanna)

水泥產業是國家基礎工業之一,舉凡大樓、橋梁、隧道等建築皆須要使用水泥製造。隨著全球人口增加,全球水泥與混凝土協會(GCCA)預測,2050年全世界所需要的建築當中,有四分之三目前仍未建造。由此可見,全球對水泥仍將有十分可觀的需求。

問題是,製造水泥是高碳排產業。根據麥肯錫(McKinsey)數據,全球7%碳排來自於水泥製造,是碳排放量最高的產業之一。例如在澳洲,每生產1公噸水泥,就會釋放出0.82公噸二氧化碳。為了對抗氣候變遷,世界各國陸續宣示2050淨零排放,水泥產業將是實現這項倡議的關鍵所在。

免費訂閱電子報連結圖

全球水泥與混凝土協會提出2050年水泥及混凝土的淨零排放計畫,承諾10年內將水泥碳排放量減少25%。那麼,水泥產業該如何減碳?

水泥製造有3步驟,90%溫室氣體來自熟料燒成

首先,我們得了解水泥的製程。

目前全球廣泛使用的水泥屬於波特蘭水泥,製程可以分為3個步驟:生料研磨、熟料燒成、水泥研磨。生料研磨過程中,製造廠先混合石灰石、黏土、矽砂與鐵渣等原料成為生料;接著進入熟料燒成製程,生料被送入旋窯、以攝氏1,450至1,500度高溫將其燒至半熔融狀態,再加以冷卻,便成為熟料。至於最後一步-水泥研磨流程,製造廠將熟料研磨至標準細度,水泥就此完工。這種水泥製程已經沿用千年,但水泥製造商正在尋找改變的方式,以求降低製程的碳排。

在這3個製程當中,90%碳排來自於熟料燒成階段。在這期間,生料加熱變成熟料,其中有三分之二碳排來自於石灰石加熱所釋出的二氧化碳,剩下三分之一則來自於加溫時所燃燒的煤礦。若能在此階段下功夫,就能帶來顯著效果。以下4種方式,是水泥業者在嘗試的減碳方式。

提高效率:用AI計算燃料用量,能降低數萬噸碳排

最直觀的作法,就是提升舊有製程的能源效率。水泥製造業最主要問題之一是燃料浪費,英國新創Carbon Re使用AI與機器學習計算,試圖提高製造廠的燃料使用效率。這款AI能根據燃料來源、生產目標等多元資訊,精算最佳燃料用量,就算每次燒製都只節省數個百分點,累積的減碳量仍舊很可觀。Carbon Re聯合創辦人Adian O'Sullivan表示,每節省2%燃料,每家工廠就能降低數萬噸碳排。

碳捕存:每年吸收40萬噸二氧化碳,運到海床存放

另一個做法,就是不改變舊有製程,但是使用碳捕捉與封存技術(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捕獲製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並存放,避免溫室氣體被排放到大氣中。碳捕捉與封存指的是收集工廠產生的二氧化碳,使用高壓將其壓縮成液態後,再透過管線等方式運輸到合適場址封存;透過這種方式,可將二氧化碳封存上千年,甚至是永久。 (相關報導: 台泥又有大動作!以最高266億元擴大投資土耳其、葡萄牙,布局全球最低碳水泥 更多文章

根據全球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到2030年,全球水泥業需要封存約8%碳排。雖然目前封存的二氧化碳數量仍微乎其微,但水泥產業已經起身開發相關技術。如海德堡材料公司(Heidelberg Materials)是全球產量名列前茅的水泥製造商之一,它們正在建造碳捕捉與封存相關設施,計畫明年年底前啟用,預計每年可以吸收40萬噸二氧化碳,將是全球首座應用於水泥工廠的碳捕捉與封存設施。海德堡材料公司使用胺捕獲(amine capture)方法,利用醇胺水溶液捕獲二氧化碳,液化之後,再與殼牌、道達爾與Equinor等石油公司合作,運輸到挪威周邊海床永久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