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詐騙有多嚴重?今年最常見的騙術是什麼?《亞洲詐騙調查報告》一次揭露

台灣今年最常見的騙術,是催繳水電費或交通罰款的釣魚簡訊。(Gogolook提供)

信任科技服務商Gogolook(走著瞧,6902)與全球防詐聯盟GASA近日攜手舉辦亞洲防詐高峰會,並且發布首部《亞洲詐騙調查報告》,蒐集亞洲11個地區、近2萬名受訪者,涵蓋台灣、日本、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香港、新加坡、越南、中國與印尼的第一手詐騙調查資料。為提高台灣民眾對詐騙的警覺,Gogolook進一步拆解台灣超過5000份樣本的調查結果,分享國內詐騙最新熱點和趨勢。

近6成民眾每週至少面臨一次詐騙

從電話、簡訊、通訊軟體到社群媒體,詐騙已經滲透民眾每天使用的數位平台中,無論是社群媒體內檢舉不完的釣魚廣告,或是通訊軟體內推薦飆股的陌生好友,辨別詐騙已經成為生活日常。

根據Gogolook《亞洲詐騙調查報告》分析,在台灣有高達6成民眾每週至少面臨一次詐騙,其中16.8%的受訪者「每天面臨至少一次詐騙」、22.5%的受訪者「一週面臨數次詐騙」,「一週面臨一次詐騙」的受訪者則佔19.6%,詐騙媒介包括數位廣告、通訊軟體、Email、電話與簡訊等,如何辨識詐騙將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

詐騙成日常:Gogolook點出高達6成民眾每週至少面臨一次詐騙。(Gogolook提供)
詐騙成日常:Gogolook點出高達6成民眾每週至少面臨一次詐騙。(Gogolook提供)

數位詐騙快速崛起不容小覷

根據Gogolook《亞洲詐騙調查報告》針對台灣民眾的調查,「電話」以及「簡訊」仍然是詐騙主要手段,各有50%的民眾在一年內遇上過詐騙電話或簡訊,這股趨勢與亞洲其他地區狀況一致。

觀察台灣今年最常見的騙術,是催繳水電費或交通罰款的釣魚簡訊,在民眾點選簡訊內的釣魚網址進入假網頁,因為詐騙金額不大,多數受害者不疑有他的輸入信用卡資訊造成後續盜刷。Gogolook提醒,面對依舊氾濫的詐騙電話與簡訊,民眾應該持續留意最新的詐騙手法與新聞,並鼓勵身邊親友安裝Whoscall等科技防詐工具建立第一層的安全保護。

此外,根據DataReportal 《Digital 2023: Taiwan》報告指出,台灣社群平台用戶總數已達2,020 萬人、佔全國84.5%人口,台灣人平均每日上網時間超過7小時,也帶動詐騙手法與潛伏管道也走向「數位化」。

Gogolook《亞洲詐騙調查報告》揭露,社群媒體(34.3%)、數位廣告(27.7%)以及通訊軟體(24.8%)各別為民眾最常遇過詐騙的三大數位媒介,各大平台也應肩負防詐責任與建立機制,提供使用者安全的數位環境。

Gogolook分析:電話及簡訊仍是詐騙主要手段,皆有五成民眾在一年內遇過詐騙電話或簡訊。(Gogolook提供)
Gogolook分析:電話及簡訊仍是詐騙主要手段,皆有五成民眾在一年內遇過詐騙電話或簡訊。(Gogolook提供)

數位詐騙橫行  詐騙集團鎖定Facebook、LINE兩大主流平台

根據DataReportal 《Digital 2023: Taiwan》調查,通訊軟體LINE在台灣的使用率高達90.7%、Facebook也有85.3%,無論是出於工作或娛樂的需求,這些數位服務已經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讓詐騙集團有機可趁。 (相關報導: 台泥又有大動作!以最高266億元擴大投資土耳其、葡萄牙,布局全球最低碳水泥 更多文章

在《亞洲詐騙調查報告》中,Gogolook讓民眾在可複選的情況下,選擇在一年內曾經在哪些數位平台遇過詐騙。調查結果顯示,由Facebook以超過五成的比率名列第一,LINE也以45.6%的發生率位居第二。尤其台灣近年股市熱潮延續,導致「投資詐騙」橫行。詐騙集團先是利用臉書等社群平台,假冒知名分析師與公眾人物肖像大量投放詐騙廣告,引導至LINE群組或是個人對話進行「養、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