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超過六成的主流民意的藍白合目前陷入膠著,柯文哲突襲式的拋出三家民調混淆大眾視聽,但這份民調能採信?難道是在充當柯文哲的夢想導師?
台灣在過去幾十年以來從未有過政黨合作,在民眾黨公布的這份民調當中採用個別民調,並沒有將侯柯或柯侯列入民調考量,這是符合科學理性的民調?而這份民調最終也在在顯示,唯有藍白合才能成功政黨輪替,才能實現兩黨間期待的共榮共好。
國民黨已經放棄對民主初選的堅持,提出兩種以民調為基礎的「德國式」與「日本式」方案,是公平公正且國際民主社會當中常見的方式;尤其是德國式,有一半的政黨團隊民意的支持,一半的國民黨與民眾黨主戰將組合的支持度,不僅回應柯文哲與民眾黨全民調的訴求,除了重視民眾對於總統候選人的支持度,更加重視更是實踐放下個人、政黨的負責任態度。
台灣民眾早已厭惡兩黨惡鬥的政治情況,柯文哲主席先前也提出要求總統需要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行政院長需要立法院同意,倘若在選前無法進行充分的在野合作,考量整體執政團隊以及國會組成,未來如何要讓立委買單?如何權責相符?
過去包括蔡英文、賴清德也都曾提出聯合政府的建議,而德國的聯合內閣制度早已行之有年,以政黨結盟的方式維持國會穩定多數,非但鼓勵政黨間合作,減少政治對立,確保政策的穩定性,並有利於應對危機。此外,亦能夠代表了不同政治觀點,提高政府的代表性,並促進政策協商,確保多元利益得到平衡。
雖然台灣無法完全依照德國模式進行,但在民主國家當中有自由多元的聲音,也是國人所期待之事。藍白合除了政策方面的溝通外,還必須對國會席次進行協調,使彼此成為可靠的政治合作夥伴,而非僅僅是官職分配的形式。
國民黨與民眾黨對於政黨協商的結果,無論是在各方面都有高度的共識,一直以來都是希望能夠共組聯合政府,共同實現第三波民主改革,德國式的全民調方式沒有任何門當戶不對的問題,以公開透明的的機制取得人民信任。盼能夠遏止目前民進黨蠻橫霸道的種種作為,讓台灣政壇能夠更加穩定,擴大民眾參與。
政治人物最重要的就是誠信,理性、務實、腳踏實地,亦是國民黨長期以來選擇候選人以及制訂政見的標準,衷心期盼國民黨與民眾黨能夠並肩作戰,不要再有任何投機取巧的作為,成功整合所有非綠陣營的民眾,以人民利益為念,讓台灣更好! (相關報導: 風評:賴清德的「水平」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政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