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當兵意願低!《經濟學人》深入解析:解放軍現代化遭遇徵兵瓶頸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解放軍。(美聯社)

「有更多的誘因使人才離開解放軍,而不是留在其中。」

近年來,中國解放軍積極邁向2035年「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目標,然而在應對現代高科技戰爭的需求方面,招募新兵仍是一項嚴峻挑戰。據《經濟學人》6日刊出的解放軍特別報導,中國年輕人當兵意願低落,解放軍面臨徵募和留用高素質人才的難題,尤其亟需理工專業人才。不過中國青年失業率飆升,則可能有助今年的徵募工作。

解放軍遇徵募新兵瓶頸

今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開始了一個異乎尋常的任務,首次向北京清華大學等頂尖民間大學的學生,開放航母艦載機飛行學員選拔資格,並且首次開放女性報名。中國海軍方面稱,這是選拔人才方式上的「新突破」,要求申請者未婚,年齡不超過24歲,主修科學、技術和工程學(STEM)領域,並且最好「熱愛天空和海洋」和具備「良好視力和適當營養狀況」。

中國海軍的招募宣傳片中,強調了他們的迫切需求:「從遼寧艦到山東艦,中國航母事業正在穩步推進。建設海洋強國,建成一流海軍,必須擁有強大的航母編隊,亟需一支強大的艦載機飛行人才隊伍。」影片還展示了中國現役航母上的健壯飛行員,而一名海軍表示,建設高素質飛行軍官隊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在解放軍以噱頭選拔飛行員的背後,隱藏著一些值得關注的事實。解放軍在吸引足夠的高端人才來操作現代武器方面遭遇困難。許多畢業生雖擁有操作高科技武器所需技能,但選擇追求理工領域的高薪工作,或出國工作,而不是參軍。而那些已經加入軍隊服役的軍人則「早退」率很高。

2023年3月,山東艦在台灣東面海域演習,艦載機殲-15正準備起飛。(美聯社)
2023年3月,山東艦在台灣東面海域演習,艦載機殲-15正準備起飛。(美聯社)

募兵問題不僅存在於中國。美國、日本和一些歐洲國家也面臨類似問題。但在政策因素影響下,中國的徵兵問題更加嚴重。自1979年至2016年實施的「一胎化」政策產生了一代獨生子女,他們受到父母過度寵愛,生活離不開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不能接受解放軍的嚴格生活規範,以及不斷增加的政治教育。

軍事現代化的步伐加速了解放軍的募兵挑戰。去年12月,解放軍官報暗示,海軍缺乏足夠訓練有素的人員來操作新戰艦,將這一現象稱為「裝備等待著人才」。對航母飛行員的需求似乎最為迫切:去年9月,碩士生申請的年齡上限從24歲提高到26歲。

解放軍高級將領承認最近的徵募成效不佳。解放軍國防大學少將唐永勝表示:「我們還需要做很多工作,包括改變徵兵制度,確保人們在服役後能夠得到發展。」他補充道,如果解放軍要吸引所需的「優秀、有創造力」的年輕人,「薪水也不能太低」。

2022年4月發表在中國一本國防期刊上的論文更直言不諱,稱解放軍的徵兵工作尚處「初級階段」,「年輕新兵不知道入伍後會做什麼,軍事當局不知道部隊的需求,部隊也不知道新兵能做什麼。」 (相關報導: 擔憂中國主導電動車電池市場 美參院領袖致函能源部:美國電池技術已落後二十年 更多文章

今年5月,中國實施時隔22年修訂的新版《徵兵工作條例》,凸顯習近平當局對於兵員徵集的高度重視。據中國軍網指出,中國入伍新兵的大學生佔比越來越高,兵員素質與結構持續優化,但不可否認,大學生的「含金量」還亟待提高,所以新修訂的條例規定:「優先保證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和對政治、身體條件或者專業技能有特別要求的兵員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