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交部6日宣布,外交部長吳釗燮前往訪問波羅的海3國,分別出席當地智庫舉辦的研討會,而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日前表示,準備好接受台灣開設代表處。歐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員盧卡斯撰文強調,波羅的海國家的行為傳遞出制止中國阻撓他國與台灣發展關係,以及為台灣安全奮鬥的重要訊息。
拉脫維亞是我國最早設館的波羅的海國家,2021年在立陶宛開設代表處,且以「台灣」(Taiwanese)為名稱,而薩克納(Margus Tsahkna)3日表明,已準備好接受台灣開設經濟文化代表處,不過我國外交部4日回應,目前仍在討論階段,尚未達成共識。
對於吳釗燮到愛沙尼亞出席國際防衛及安全中心(ICDS)研討會,薩克納當時回應,「沒看到可反對他來的情況」,強調吳釗燮並非由愛沙尼亞政府或閣員邀請,因此在與台灣無政治關係的情況下,不會和他會面。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也說,不認為此事會影響與中國溝通天然氣管線被破壞的調查。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6日刊登盧卡斯(Edward Lucas)的文章,直言應對愛沙尼亞和台灣的關係保持關注,「就算只是象徵性地打破北京當局禁忌,也是增加西方信譽」,並稱8日登場的ICDS研討會上,具吸引力的將是吳釗燮的演說,因為他來自被世界大部分國家視為「政治賤民」(political pariah)的地方。
愛沙尼亞前外長、現任國會議員的瑞恩薩魯(Urmas Reinsalu),以及8月才訪問台灣的愛沙尼亞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米克爾森(Marko Mihkelson)均會在ICDS研討會發表演說。盧卡斯提到,中國認為台灣是叛亂省分,且是1949年以來的未竟事業,「這並不重要」。
台灣成他國對中政策試金石
盧卡斯說,許多國家對於歷史和地理都有奇特的想法,反問是否試過解釋英國、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之間的差異?「(中國)大陸政權可把『一個中國』政策當成不重要、私人的外交怪癖」,他表示,「這樣其他國家和台灣的關係就能像台灣和新加坡一樣友好、有成果,但無趣」。

盧卡斯指出,中國不只經常威脅台灣要武力統一,還堅持各國必須遵守其反對把台灣視為既存政治實體的奇特規定,代表任何把台灣當成國家的公開描述,都會遭到中國強烈抨擊,就連網站下拉式選單都不放過,只准許列出「中華台北」或「中國台灣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這不單是惱人的跋扈行為,還把台灣當成其他國家對中國政策的試金石」,盧卡斯稱,這傳遞出弱點,即與台灣有任何接觸就會激怒中國,但部分國家的有堅定原則和膽量的領袖抓住機會,像是2019年時任捷克布拉格市長賀吉普(Zdeněk Hřib)廢除該市的「一個中國」政策。 (相關報導: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歡迎愛沙尼亞深化與台關係 總理卡拉斯:吳釗燮來訪不影響與中國溝通 | 更多文章 )
2016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度訪問捷克,與時任捷克總統澤曼(Miloš Zeman)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布拉格與北京同時締結姊妹市,但該協定第3條明文:「布拉格市政府承諾,繼續履行捷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且承認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