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裡也常有諸多煩惱。
比如,恭賀信息。我沒有發信息問候的習慣,但經常收到別人的簡訊、微信。這時候,不好意思不回,但回了又要花費許多時間,很是麻煩。而自從有了發紅包的功能後,就更麻煩了。別人跟你要紅包,你總不能不給吧,好歹也是個老闆。但是問候簡訊、微信,除了肥了電信公司和騰訊外,其實真沒什麼用。在節假日給你發問候的,多數是平常不熟悉、不聯繫的人,借此和你套套近乎,溫潤一下關係。熟悉的人,是不需要借節日來問候的;不熟悉的人,問候了也是白問候。在一大堆問候簡訊、微信裡,你覺得給自己加了多少分?增加了多少的感情?
另外一個煩惱,是我平常很忙,節奏緊張,一放假神經鬆弛下來,反差太大,身體反而不適應,容易生病。
假期應酬也多。且不說有拜年、送紅包、吃團圓飯、參加各類聚餐等重頭戲的春節,就說中秋送月餅、端午寄粽子、聖誕跑大趴也夠你忙的。太多的應酬更是沉重的負擔。
至於假期其他的負面事項也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高速公路免費帶來的擁堵、每年春運造成的全國性大遷徙、煙花爆竹帶來的污染和擾民,等等。
幾年前,我就開始嘗試在海外過年,還為此取了一個名字,叫「逃節」,效果還不錯。然而現在,出國過年儼然成了新的時尚,應酬也隨之追到了國外,簡直是逃無可逃了。
所以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個:修心。
前一陣子流行「拚命工作,拚命玩」的做法,認為理想的生活是不斷在這兩個極端之間來回切換。我不贊成這樣的觀點。且不說拚命工作容易造成身心疲憊,就說在兩個極端之間不斷交錯,人體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也很難調節,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植物神經紊亂。

靜下來想想,幾乎所有的節日都是人類自己定義的。所謂節日,本來都是普通平常的日子。人們為了紀念、慶祝、傳承,或是宣揚某種「美德」,甚至就是為找樂子找理由、找藉口,定義出來的。
因此,如果我們能懷著平常心看待每一天,無論是上班還是放假,去除分別心,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天;如果對人生能有美好的憧憬;如果心懷遠大的理想;如果能肩負起集體的責任;如果有夢想要去實現……那我們的每一天都會非常快樂和開心,哪還有什麼工作和放假的區別?
今日的我,已沒有上班、放假的分別。
每天早上起來,心裡都滿懷讓企業更好的理想,而且自覺我的工作很有意義,因為能夠影響眾多(每年近億人次)中國人出行和差旅的生活。當他們遠離熟悉的城市和家,我們能夠提供溫暖可靠的產品和服務給他們。華住的眾多酒店,能夠讓他們安放疲憊的身心。我每天工作完畢,心裡的喜悅也是滿滿的,為一天裡完成的許多成就高興,為想到、聽到的好想法陶醉,為遇到有意思的人開心。
在節假日裡,我也不會停止對企業的關注和思考。有時在這樣的時刻,你會更有高度感和優越感。許多大的戰略思考和文章,我都是在飛機上或萬眾喧囂的假期裡完成的。身在何處,反倒無所差別。
小時候看電影,總是將人分為中國、美國,八路、鬼子,好人、壞人;後來,我發現世上的人(也包括電影裡的人)有太多不同的分類法,簡單地分成兩類是沒法反映真實世界的。在一個高度複雜的社交體系裡,為了方便和簡單,我們習慣給萬事萬物、芸芸眾生貼標籤,根據出身、學歷、職業等。所謂時尚、流行,所謂道德、習俗,也都是標籤的一類。標籤(語言、文字是最普遍的標籤)限制了人們的思維,人為地設定了邊界,畫地為牢。當你不用二分法(比如對和錯、好和壞)去看待一切,當你不給任何事物貼上標籤,當所有的邊界和可能都被打開,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原來如此美妙!
行文至此,我心生喜悅,不禁想起一首禪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抱著這樣的心情看時光,看日子,你就會發現,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春宵。
「日日是好日」,是沒有分別心,是一種禪心。在我們這個物質化的世界裡,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中,能夠保有一顆無分別的禪心非常有必要。 (相關報導: 「在埃及,猶太人是個罵人的詞」書寫穆斯林醫生與猶太女孩友誼 德國記者作家史坦格盼以文字力量消除歷史仇恨 | 更多文章 )

*作者季琦為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中國連續創業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連續創辦攜程旅行網、如家酒店集團、華住集團(NASDAQ:HTHT)三家著名的中國服務企業,並先後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第一個連續創立三家百億級公司的中國企業家。2016年,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本文選自《創始人手記:一個企業家的思想、工作與生活》(印刻文學),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