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勞動基準法修法頻繁,如一例一休,加班上限、加班費計算等,社會各界討論不斷。新北市勞工局持續辦理高中職勞權教育,堅持在學齡階段扎根勞權意識,以保障勞動權益。
勞工局實施高中職勞權課程已經邁入第7年,初期講授內容以保障個人勞動權益為主,期間提供2堂課的個體勞權課程,但由於臺灣的工會覆蓋率過低,勞工局特別將集體勞動法導入課程,將原先2堂課增加為4堂課,期待學生未來進入職場,能利用工會或勞資會議,保護自己的勞動權益。此外,勞工局今年也在大專院校辦理巡迴講座,讓打工或即將步入職場的新鮮人,提前習得勞權觀念,避免在職場上吃悶虧。
9所大專院校辦理12場次 共608人參與講座宣導
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在實施高中職勞權教育這6年多的日子,培訓了842位種籽師資,並入班授課4500餘個班級,有超過17萬名學生獲得了2堂課的勞權意識觀念。107年首次推動的集體勞動法課程計1萬2604人獲得相關知識;同時,首次辦理的大專生勞權意識教育講座亦有不俗的成效,總計於9所大專院校辦理了12場次,共608人參與的講座宣導。
勞工局表示,有許多學生為了貼補家計,常常需要在課餘時間兼差打工,賺取生活費或學費,而打工族往往是在職場上最容易權利受損的一群,在大專生的巡迴講座中,看見了許多權利受損卻不知如何捍衛的學生打工族,藉著入校演講的機會,積極諮詢所遭遇的困難及解決辦法。 (相關報導: 來台打拼卻被當「工具人」?外勞扛台灣人不願做的「3k工作」,職災率是本國勞工1.2倍! | 更多文章 )
而在高中職勞權教育的課程學習單,當中也可以看到許多學生對未來工作的藍圖,以及與老師的良性互動,或是經由與家長討論勞動權益,增進親子關係。勞工局確信,唯有把勞權意識的根基扎穩,未來才能真正改善勞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