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君觀點:摑臉者鄭惠中沒有錯?

資深藝人鄭惠中因(見圖)「去蔣化」甩了文化部長鄭麗君一巴掌,讓作者認為大眾應了解蔣介石在那個時代到底做了什麼?才能回答台灣人到底該拿「蔣介石」怎麼辦?(資料照,陳品佑攝)

擁護蔣介石曾經是絕大多數台灣人(本省人與外省人)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文化工作者與政治工作者的先決條件,當年不表態效忠兩蔣如何在文藝圈生存?如何在政治界飛黃騰達?這是不能想像的事。橋頭事件40週年紀念日發生鄭惠中摑鄭麗君一巴掌,還直呼便宜了她,真是歷史的巧遇,讓我們有機會來說說,蔣介石在那個時代到底做了什麼?才能回答台灣人到底該拿「蔣介石」怎麼辦?

面對歷史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那兒老是一張破碎的臉,沒有例外。高壓統治下的人民,鼓足勇氣寫好遺書才能跨出危險的一步,就像40年前舉著「反對政治迫害」的標語上街抗議的人,也是今天我們為何紀念當年那些令人「心驚膽跳」的步伐。然而,腥風血雨過後,怎麼面對那一張破碎的臉,同樣需要勇氣,只是這勇氣不是面對生命威脅,面對牢獄之災,面對犧牲的那種勇氣,而是面對是非、責任、正義、真相與和解的耐心與勇氣。人類歷史發生過無數的戰爭、屠殺與災難,最珍貴的人類遺產除了英勇的英雄事蹟,便是人類如何面對這些歷史真相的智慧與勇氣,因為我們不是朝生暮死的蟲啊,我們難道不是懷抱著一顆永恆地追求真理心智的人類嗎?

蔣中正(取自網路)
為什麼大家都高喊「去蔣化」?蔣中正在過去到底做了什麼?(資料照,取自網路)

「蔣介石問題」自蔣介石死後應該一直考驗著每一個需要跟自己良知相處的人,如果你迴避良知活著,當然這事自然也就不干你的事。比如,很多見證著蔣介石批公文殺人的特務,和許多當年就看見真相卻沈默不語的人,比如活著永遠汲汲營營只求苟活的人,都是這麼迴避著良知活著的典型。極權統治時代,無事不與統治者相關,任何事都與蔣介石有著千絲萬縷般的依存關係,這正是恐怖的地方。當然,有人活在恐懼之中,就有人活在榮耀之中。

二二八事件遺族和政治犯暨其家屬是嚇破膽的那一群恐懼的人,外省人講著一口流利中文的俊男美女,當然是當年能在統治利器電視台裡吃香喝辣的人。時代過去了,我們換了政府,換了一種生活方式,但是「過去」不能換,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死了就是死了,怎麼辦?許多人很難適應,有人依舊高喊著「萬惡的國民黨」,死也不相信國民黨裡也有好人;有人還繼續崇拜蔣介石是民族救星,死也不相信他會幹下殺人不眨眼的勾當。他們都繼續活在「無知」狀態,沒有人給他們的腦袋更新一些新資料。

歷史是如何翻過兩蔣極權統治這一頁的?施明德在橋頭遊行之後寫下這一篇報導《台灣民主運動劃時代的一天》紀錄橋頭遊行始末,他興奮地說:「戒嚴令不再是處女了」,沒有言論自由的當年這只能刊登在海外的刊物,橋頭遊行過後10個月才能登在他們自己辦的《美麗島雜誌》第四期,也是最後一期,隨後就發生美麗島事件與大逮補。他們做的事不過是還給人民「知的自由」,同期還刊登了當年艾琳達做的研究報告《革命馬戲團的悲哀》,談國民黨特務與司法如何荒謬羅織人造匪諜的過程。 (相關報導: 鄭麗君遭掌摑》徐國勇:已第一時間指示保六總隊,加強各部會首長維安 更多文章

橋頭事件為什麼重要?那可是戒嚴統治下人民為「抗議政治迫害」所踏出破天荒的第一步啊,到1979年時,戒嚴令綑綁台灣已經30年了,絕大多數人普遍在「無知」的狀態,就像今天的「鄭惠中們」,社會一致擁戴蔣介石之子蔣經國,蔣經國的特務羅織一個「匪諜」叫做吳泰安,讓人造匪諜吳泰安咬住余登發這個特務選擇處理的對象,過去三十年獨裁統治者一直都這樣運作:「羅織-逮補-刑求-利誘-構陷-判刑-囚禁-槍決」,沒人敢抗議,大家要麼安靜賺錢討生活,要麼想盡辦法移民出國,沒人吭一聲啊。直到余登發被捕,終於來了第一聲春雷,只是為了要人民「知道」,有人被抓了,請人民關注「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