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永遠「錯不在我」的蔡英文!

蔡英文總統選後迄今的一切「補救」不但無效反而被批評愈做愈錯。(AP)

選後至今,蔡英文完全站上第一線,不只安排訪問六都巿長談市政,把行政院長職權搶奪,還推出「廻廊談話」連續劇,把部會小事親自決斷。如此「微觀管理」,儘管引來輿論「越做越錯」把總統職位越做越小」評語,她卻樂此不疲,因為她正要藉此表現「一切錯不在我」、「全部錯在他人」!

蔡英文堅不認錯的習性,源自她極度的「自我感覺良好」及「責任必推他人」。雖然面對外界對她指責,她不得不說「敗選責任應由我一肩扛起」,但她從未承認錯誤。如選後她推責「選民要求更嚴格」「社會大眾沒有跟上改革腳步」,做為民進黨敗選原因。當她不得不扛起責任後,她又歸責敗選是因「自己沒有站在第一線領導,導致(民進黨施政讓)社會更分裂」。

而她站上第一缐「領導」後,情形又如何呢?是她的「微觀管理」「責任必推他人」更變本加厲,而且由「躲在背後操控一切」變「站在明處指揮一切」(她原本就是「權力一把抓」、管到極小處任命及決策的人,所以由「瑣碎至極」到「事必躬親」的角色轉換,才能如此得心應手、未逢阻礙)。她宣示她未來「會做一個很不一樣的總統」,指的就是這種「管家」型總統:把總統變「管家」!把國家大事變「事必躬親」家務小事!

她的第一件傑作就是去嘉義下鄉傾聽之旅,聽信基層「提高菸捐引起民怨」說辭,馬上親自打電話給台灣菸酒公司負責人,要他們研發平價菸,減輕菸民負擔,並公開抱怨連這種事都要她親自打電話。(她的抱怨就在表現菸捐民怨「錯不在我」,而她親自打電話則表現「部會小事我管定了」。)

總統蔡英文2日南下至嘉義座談會,談到涂醒哲以小票數差距連任失利,直言非常惋惜。(民進黨中央提供)
總統蔡英文選後南下至嘉義座談會,談到涂醒哲以小票數差距連任失利,直言非常惋惜,結果是她連菸捐都要管。(民進黨中央提供)

不只菸捐,她其他的「廻廊談話」及安排訪問六都市長,也無一不是「飛象過河」、越級指揮,全部在撇清「錯不在我」;也就是說服社會相信,錯誤都是民進黨及政府體制內其他人,與她無關!

可以說,為了撇清自己與「民進黨錯誤」的關聯,她這些時日使出渾身解數,「證明」自己無辜、加緊拍民眾馬屁、拍藍營馬屁、拍柯文哲馬屁。政府各部門權責的分際及民進黨長久以來的核心價值,她全部棄之不顧了!

可惜的是,她的撇清不只無效,而且讓有識之士看破手腳,尤其是觀察入微的媒體人。如她的廻廊談話,夏珍說「她忘了自己已辭卸民進黨主席,在總統府內大談民進黨黨務事適合嗎?她也忘了,民眾最關切的不是民進黨團結與否,而是這個全面執政的執政黨能提出什麼政策對人民有利?」單厚之說「裝睡的人叫不醒,她不承認自己有錯,自然就沒有可改之處。所以她下鄉傾聽了半天,最後居然親自打電話給台灣菸酒公司。」王錫璋說「她至今已有兩次迴廊談話,第一次內容局限在民進黨派系和鬥爭,仿佛她還在當民進黨主席,可是卻不想,國內的分裂是她造成的。第二次談的,更只是應歸交通部管的機車加裝ABS問題。」

而她的第三次廻廊談話,更形同否定促轉會功能,說「轉型正義工作不是總統說了算,也不是促轉會說了算,促轉會的工作是撘建討論平台,讓不同看法的人交換意見⋯⋯促進和解。」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柯P不出奈蒼生何,藍綠兩黨都該跳台灣海峽 更多文章

20181222-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22日出席「監察院107年巡察行政院會議」。(顏麟宇攝)
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選後繼續「去蔣」,蔡英文則在廻廊談話表示這不是絖和促轉會說了算。(顏麟宇攝)

她的錯誤在於,她為了怕得罪擁蔣民眾,表現她和楊翠們「不是一伙」,居然聲稱轉型正義這種歷史性大改革,是靠交換意見解決的,全然無視數不清的著名改革宣言如何談論正義。如馬丁路德金恩就說:「壓迫者永不自動讓渡權利,正義必須由被壓迫者索取。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聽「等待」一詞,每一個黑人都耳熟能詳。但這個等待往往意味永不。我們必須體會昔日卓越法學家說過的話:遲遲不見公平,即是抹煞公平。」